115章废内侍之制(4 / 5)
征知书院早就聚集了很多敢于发表意见的人,明夷提出的观点,站在人道也站在人性的立场,谁也没有办法说明夷说的不对,毕竟那么多的人睁大着眼睛看着都能明白,当内侍这样的事,人人都看不起。如果能够废除这样不人道的制度,为什么不好?
朝堂与民间都为这件事争执不休,明夷开一个头,顺便也提起了汉人的裹脚文化。
裹脚之风因何而起,那是自宋朝之后朱理文化升起,各朝以来皆以禁止妇人裹脚。
当年大清入关以来,实施剃发易服之制,多少文人士子大喊头可断,血可流发不能剃!盖因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不敢有损,内侍之制有违人道,难道让女子裹脚就不违人道。
天下男人喜女子的三寸金莲,所喜的究竟是什么?一双畸形的脚不过巴掌般大,连路都走不了,是想以此将女子禁|锢,如此男人,存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?
就是害怕天下的女人,你没一个有本事留得住,所以只能用这样毁掉一个女人的办法,强迫把女人留在身边吗?
明夷也是女人,作为蒙满联姻的结合,明夷可从来没有裹过脚,但也曾经看到过所谓的三寸金莲,当时只觉得触目惊心。虽然到现在为止,满族中无女子裹脚,但在汉人里,那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姑娘,有多少是没有裹脚的?
大清自入关以来,也曾令行禁止女子裹脚,可惜因为民族的矛盾,汉人偏偏不愿意执行这等有利于女子的诏令,更有故意唱反调的,为了不进一步激发民族矛盾,大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可既然都说到人道的事上,废内侍之制有好处,同样,顺便把裹脚这样的事一并搅黄了,那也是好事。
在指责完男人的险恶用心之后,明夷更是让不少的名医指出女子裹脚之后对人体的伤害,尤其一个女子,因为终日无法下榻,身体自然每况愈下,无论是将来生育或者是寿命都是百害无利的。
生产本来就是一道鬼门关,若是不好生锻炼,一尸两命都是常见的事情。
有了这些名医陈述女子裹脚的利害之后,之前那些因为明夷的发言,也因为明夷的身份而攻击明夷的人一下子变得少了许多。
那么多年来,多少女子死在生产这道鬼门关上,但凡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也不能违背事实的说出没有这回事。
眼看吵的差不多了,明夷再一次指出人道两个字,连我等满蒙之蛮夷都懂得不为人道,难道华夏礼仪之邦却连知错能改的勇气都没有,有何资格称之为礼仪之邦?
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巨大的,就算之前还愤愤不平,想和大清做对的人,这个时候也不能否认明夷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。
有违人道之事,理当废之,如何能为了所谓的民族之间的仇恨,而不顾人道,反而失了汉人原本的风度和气韵,还有资格指责满清的野蛮。
征知书院与天下人吵得沸沸扬扬,朝堂之上也一刻不曾安宁,最终还是玄烨拍板决定废除内侍之制,自此宫中不再行此政。
这件事首先是玄烨下定决心要实施的,所以明夷才会顺着玄烨的意思,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天下皆知。
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清的皇帝,愿意废了这等不人道之事,就是想让天下人都明白,大清入关以来无论做下多少的恶事,但现在的皇帝却一心一意记挂百姓。
愿意为了百姓做出任何的改变,也愿意为了百姓敢顶天下的骂名,废此千百年的恶习。
或许对于很多文人士子来说,玄烨的这一番举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,让他们明白,纵然大清入关以来,的确做下很多不得人心的事,但现在的皇帝在一心一意的弥补,想让满汉成为真正的一家。
玄烨曾经拜过孔子陵,也曾去祭奠过明□□,南下的时候,玄烨和所有的名家大儒也有往来,态度恳切,而且饱读汉人书籍,对于文人士子的推崇并非一朝一夕,而是数十年如一。
也是在玄烨这样不留余力的表现下,开了一个好的局面,因此玄烨想要废除这等有违人道的制度,虽然很多人为了争一口气而表示反对,但大家都明白,内侍之制确实是陋习,千百年来没有皇帝想要废除这项制度,玄烨却出手了,正好说明了玄烨有一颗开拓创新的心。
明夷在这过程中,顺便把裹脚一事,闹得人尽皆知,让人知道了男人的审美有多么有违人道,用这样的办法毁了女子,也毁了这个天下。
天下人口凋零,百废待兴,一条人命何其重!在这个时候,男人还为了自己那点丑陋的审美如此约束女子,更把一个女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,人走路都不成。
喜欢裹脚之人的男人,到底存的是颗什么心?
每每看着那一双丑陋扭曲的脚时,难道就不觉得恶心吗?
发自灵魂的拷问,一度让人没办法反驳,有违人之常性的事情,很多名家大儒其实也是反对的,但是因为那些富商,也因为一些人对于大清的不满,对于满人的怨恨,所以就算朝廷屡屡禁之,一样还是有人喜欢。
但是提到人道两个字时,而且也让所有天下有名的大夫都指出裹脚对于人体的伤害,很多人家就算再想让女儿讨别人的欢喜,也该好好的想想,是不是应该先保住这个女儿的性命再说。
利害关系的陈述自然不会有人无视之,除非真的是那等丧心病狂,一心只想让女儿攀附权贵,不顾孩子死活的人,才会继续坚持让孩子裹脚。 ↑返回顶部↑
朝堂与民间都为这件事争执不休,明夷开一个头,顺便也提起了汉人的裹脚文化。
裹脚之风因何而起,那是自宋朝之后朱理文化升起,各朝以来皆以禁止妇人裹脚。
当年大清入关以来,实施剃发易服之制,多少文人士子大喊头可断,血可流发不能剃!盖因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不敢有损,内侍之制有违人道,难道让女子裹脚就不违人道。
天下男人喜女子的三寸金莲,所喜的究竟是什么?一双畸形的脚不过巴掌般大,连路都走不了,是想以此将女子禁|锢,如此男人,存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?
就是害怕天下的女人,你没一个有本事留得住,所以只能用这样毁掉一个女人的办法,强迫把女人留在身边吗?
明夷也是女人,作为蒙满联姻的结合,明夷可从来没有裹过脚,但也曾经看到过所谓的三寸金莲,当时只觉得触目惊心。虽然到现在为止,满族中无女子裹脚,但在汉人里,那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姑娘,有多少是没有裹脚的?
大清自入关以来,也曾令行禁止女子裹脚,可惜因为民族的矛盾,汉人偏偏不愿意执行这等有利于女子的诏令,更有故意唱反调的,为了不进一步激发民族矛盾,大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可既然都说到人道的事上,废内侍之制有好处,同样,顺便把裹脚这样的事一并搅黄了,那也是好事。
在指责完男人的险恶用心之后,明夷更是让不少的名医指出女子裹脚之后对人体的伤害,尤其一个女子,因为终日无法下榻,身体自然每况愈下,无论是将来生育或者是寿命都是百害无利的。
生产本来就是一道鬼门关,若是不好生锻炼,一尸两命都是常见的事情。
有了这些名医陈述女子裹脚的利害之后,之前那些因为明夷的发言,也因为明夷的身份而攻击明夷的人一下子变得少了许多。
那么多年来,多少女子死在生产这道鬼门关上,但凡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也不能违背事实的说出没有这回事。
眼看吵的差不多了,明夷再一次指出人道两个字,连我等满蒙之蛮夷都懂得不为人道,难道华夏礼仪之邦却连知错能改的勇气都没有,有何资格称之为礼仪之邦?
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巨大的,就算之前还愤愤不平,想和大清做对的人,这个时候也不能否认明夷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。
有违人道之事,理当废之,如何能为了所谓的民族之间的仇恨,而不顾人道,反而失了汉人原本的风度和气韵,还有资格指责满清的野蛮。
征知书院与天下人吵得沸沸扬扬,朝堂之上也一刻不曾安宁,最终还是玄烨拍板决定废除内侍之制,自此宫中不再行此政。
这件事首先是玄烨下定决心要实施的,所以明夷才会顺着玄烨的意思,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天下皆知。
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清的皇帝,愿意废了这等不人道之事,就是想让天下人都明白,大清入关以来无论做下多少的恶事,但现在的皇帝却一心一意记挂百姓。
愿意为了百姓做出任何的改变,也愿意为了百姓敢顶天下的骂名,废此千百年的恶习。
或许对于很多文人士子来说,玄烨的这一番举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,让他们明白,纵然大清入关以来,的确做下很多不得人心的事,但现在的皇帝在一心一意的弥补,想让满汉成为真正的一家。
玄烨曾经拜过孔子陵,也曾去祭奠过明□□,南下的时候,玄烨和所有的名家大儒也有往来,态度恳切,而且饱读汉人书籍,对于文人士子的推崇并非一朝一夕,而是数十年如一。
也是在玄烨这样不留余力的表现下,开了一个好的局面,因此玄烨想要废除这等有违人道的制度,虽然很多人为了争一口气而表示反对,但大家都明白,内侍之制确实是陋习,千百年来没有皇帝想要废除这项制度,玄烨却出手了,正好说明了玄烨有一颗开拓创新的心。
明夷在这过程中,顺便把裹脚一事,闹得人尽皆知,让人知道了男人的审美有多么有违人道,用这样的办法毁了女子,也毁了这个天下。
天下人口凋零,百废待兴,一条人命何其重!在这个时候,男人还为了自己那点丑陋的审美如此约束女子,更把一个女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,人走路都不成。
喜欢裹脚之人的男人,到底存的是颗什么心?
每每看着那一双丑陋扭曲的脚时,难道就不觉得恶心吗?
发自灵魂的拷问,一度让人没办法反驳,有违人之常性的事情,很多名家大儒其实也是反对的,但是因为那些富商,也因为一些人对于大清的不满,对于满人的怨恨,所以就算朝廷屡屡禁之,一样还是有人喜欢。
但是提到人道两个字时,而且也让所有天下有名的大夫都指出裹脚对于人体的伤害,很多人家就算再想让女儿讨别人的欢喜,也该好好的想想,是不是应该先保住这个女儿的性命再说。
利害关系的陈述自然不会有人无视之,除非真的是那等丧心病狂,一心只想让女儿攀附权贵,不顾孩子死活的人,才会继续坚持让孩子裹脚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