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(2 / 3)
“风流”中,他功成名遂,却又激流勇退,把个功名权位丢弃得像扔掉了垃圾……
如果这些还不够完全,那么,他还是一位大书法家,一位琴家,一个诗人。在家族里,他是所有人的精神依赖;在社会上,他是一个时代的偶像巨星。在林泉间,他是名士们的领袖;在朝堂上,他是整个国家的核心……
……
说到这里,的确已足够让我们倾心,仿佛在史上也难寻到第二个如此完美的人……那么,我们不妨先避开眼前这尘世的纷扰,一起回到那个风流的时代,去跟随着谢安的轨迹,说说他的精彩故事,细细品一品——他的人生。
第一卷 潇洒俊雅的风度
既然是要说一个人,那么还得按这个老套路,先来说,外貌.
说谢安的外貌,这个无可争议,一个字,帅!“谢家兰玉真门户”,这句话的确不是瞎说,谢安这一辈里,谢安和他的堂兄谢尚,弟弟谢万,都是风流美男子
谢安的小儿子谢琰,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,也是从小就“美风姿”,后来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,长大后“风华江左第一”,是那段时期的江南第一美男。谢混不仅美得无人能及,诗也写得很好,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,“寒裳顺兰芷,水木湛清华”,就是他诗里的句子。
不过,要说谢安,只说“帅”还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一方面,还得说他的风度。
风神秀彻
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,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。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,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,都是从他过江后,慢慢建立起来的。桓大名士到了谢府,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。古人的眼光,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,东汉时评论人看“骨相”,魏晋时评论人重“风神”,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,立刻就喜欢上了,忍不住地赞叹,哎呀,这孩子好啊,“风神秀彻,后当不减王东海!”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,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,为官清静,很受百姓爱戴,并且极有风度。不过,后来看,桓大名士这话,还是颇有道理,谢安后来果然是“不减王东海”。谢安很小就出名,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。
“潇洒”的来历
有件事很有趣,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,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。正如大家所知,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大书法家,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。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,全当是平等的朋友,王献之对谢安说话,也常没大没小。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,那个“乘兴而来,兴尽而去”的王徽之,同谢安交往时,也常如此。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,好像还挺喜欢。
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,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。一次,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,忽然称赞谢安说:“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。”谢安回答说,“我不潇洒,你这么说我很高兴,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。”潇洒!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儿的最早出处啊.
偶像效应
谢安俊雅的容貌,潇洒的风度,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。有一回,还因为这偶像效应,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。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,后来被免了官,日子过得不咋样,想从建康回家里去,盘缠都不够用。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,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。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。这个穷老乡说,他别的啥也没有,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,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。谢安想想说,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。
于是,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,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,就总是拿在手里,显得很喜欢的样子。诸位名流见此,想,哎呀,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,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,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,纷纷购买,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,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。谢安这个穷老乡,不但挣了盘缠,还发了笔不小的财,喜滋滋地回家去了。
这就是“新会蒲葵”的故事,一直到清末民初,“新会蒲葵”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。
第二卷 早早成名的童年
谢安从小就很有名,第一篇里说了,那开头得从四岁算起。不过,他少年时的确有一些很精彩的故事,这个“少有重名”,仅仅就凭长得好,出身好,还是得不来的。那么瞧瞧他少年时的故事。
老翁可念
谢安从小性情温和,不很爱说话,是那种比较懂事的乖孩子类型。他七八岁的时候,大哥谢奕(谢玄和谢道韫的父亲)刚刚开始作官,在剡县当县令。谢奕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,常常想起什么是什么,后来他到桓温那儿当下属,还逼着顶头上司桓温天天陪他喝酒呢。
谢奕当县令,就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。有一回,他审案子,谢安穿着青布裤,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。结果正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,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,这老东西,打也打不得,关也关不得,可怎么办?他忽然脑袋一热,想出了个妙法。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,命令老头儿喝下去,都喝了,就饶了他。老头儿虽然害怕,但也没办法,咕咚咕咚就喝起来了。古代南方的酒度数低,不然换成我们“二锅头”,这老头儿也肯定玩儿完。老头儿喝完一壶,醉得满脸通红,实在喝不下了。谢奕看见,就哈哈大笑起来,命令他接着喝。
这时,谢安忽然对谢奕说,阿兄,老翁可念,你怎么能这样做呢!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,但看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情,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。于是说,你是想放了他吧。说完,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。
少年慕容垂
鲁迅先生《三闲集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谢安在少年时,居然和后来雄踞一方的燕国统帅慕容垂,有过一回神交。
《三闲集》里是这样记载的,谢安小的时候名声就很响亮,远在辽东的人都听说了他的美誉。于是慕容垂就派人给谢安送了一对白狼眊去,这时的谢安正是13岁,而慕容垂才7岁。
“白狼眊”,就是用白狼的毛做成的装饰,一般都安在长矛上。慕容垂7岁就有结交远方名士的心思,难怪后来叱咤风云,也真是英雄出少年哪。
两位宰相的“会晤”
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,一个是王导,一个就是谢安,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,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。有趣的是,这两位宰相,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,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,让百姓休养生息,所以两人当政时,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。其次,他们都风度潇洒,是一代风流领袖,都属于那种偶像型领导人。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。只是说,谢安要更文雅一些。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琊王氏(王羲之的家族)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。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。 ↑返回顶部↑
如果这些还不够完全,那么,他还是一位大书法家,一位琴家,一个诗人。在家族里,他是所有人的精神依赖;在社会上,他是一个时代的偶像巨星。在林泉间,他是名士们的领袖;在朝堂上,他是整个国家的核心……
……
说到这里,的确已足够让我们倾心,仿佛在史上也难寻到第二个如此完美的人……那么,我们不妨先避开眼前这尘世的纷扰,一起回到那个风流的时代,去跟随着谢安的轨迹,说说他的精彩故事,细细品一品——他的人生。
第一卷 潇洒俊雅的风度
既然是要说一个人,那么还得按这个老套路,先来说,外貌.
说谢安的外貌,这个无可争议,一个字,帅!“谢家兰玉真门户”,这句话的确不是瞎说,谢安这一辈里,谢安和他的堂兄谢尚,弟弟谢万,都是风流美男子
谢安的小儿子谢琰,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,也是从小就“美风姿”,后来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,长大后“风华江左第一”,是那段时期的江南第一美男。谢混不仅美得无人能及,诗也写得很好,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,“寒裳顺兰芷,水木湛清华”,就是他诗里的句子。
不过,要说谢安,只说“帅”还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一方面,还得说他的风度。
风神秀彻
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,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。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,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,都是从他过江后,慢慢建立起来的。桓大名士到了谢府,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。古人的眼光,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,东汉时评论人看“骨相”,魏晋时评论人重“风神”,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,立刻就喜欢上了,忍不住地赞叹,哎呀,这孩子好啊,“风神秀彻,后当不减王东海!”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,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,为官清静,很受百姓爱戴,并且极有风度。不过,后来看,桓大名士这话,还是颇有道理,谢安后来果然是“不减王东海”。谢安很小就出名,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。
“潇洒”的来历
有件事很有趣,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,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。正如大家所知,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大书法家,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。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,全当是平等的朋友,王献之对谢安说话,也常没大没小。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,那个“乘兴而来,兴尽而去”的王徽之,同谢安交往时,也常如此。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,好像还挺喜欢。
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,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。一次,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,忽然称赞谢安说:“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。”谢安回答说,“我不潇洒,你这么说我很高兴,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。”潇洒!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儿的最早出处啊.
偶像效应
谢安俊雅的容貌,潇洒的风度,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。有一回,还因为这偶像效应,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。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,后来被免了官,日子过得不咋样,想从建康回家里去,盘缠都不够用。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,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。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。这个穷老乡说,他别的啥也没有,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,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。谢安想想说,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。
于是,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,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,就总是拿在手里,显得很喜欢的样子。诸位名流见此,想,哎呀,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,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,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,纷纷购买,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,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。谢安这个穷老乡,不但挣了盘缠,还发了笔不小的财,喜滋滋地回家去了。
这就是“新会蒲葵”的故事,一直到清末民初,“新会蒲葵”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。
第二卷 早早成名的童年
谢安从小就很有名,第一篇里说了,那开头得从四岁算起。不过,他少年时的确有一些很精彩的故事,这个“少有重名”,仅仅就凭长得好,出身好,还是得不来的。那么瞧瞧他少年时的故事。
老翁可念
谢安从小性情温和,不很爱说话,是那种比较懂事的乖孩子类型。他七八岁的时候,大哥谢奕(谢玄和谢道韫的父亲)刚刚开始作官,在剡县当县令。谢奕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,常常想起什么是什么,后来他到桓温那儿当下属,还逼着顶头上司桓温天天陪他喝酒呢。
谢奕当县令,就把小谢安接到身边来玩儿。有一回,他审案子,谢安穿着青布裤,乖乖坐在一边儿看着。结果正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,谢奕想不出好办法惩罚他,这老东西,打也打不得,关也关不得,可怎么办?他忽然脑袋一热,想出了个妙法。他让手下取来两壶酒,命令老头儿喝下去,都喝了,就饶了他。老头儿虽然害怕,但也没办法,咕咚咕咚就喝起来了。古代南方的酒度数低,不然换成我们“二锅头”,这老头儿也肯定玩儿完。老头儿喝完一壶,醉得满脸通红,实在喝不下了。谢奕看见,就哈哈大笑起来,命令他接着喝。
这时,谢安忽然对谢奕说,阿兄,老翁可念,你怎么能这样做呢!谢奕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来教育他,但看看谢安十分郑重的表情,也觉得有点儿不合适了。于是说,你是想放了他吧。说完,就下令把那老头儿放走了。
少年慕容垂
鲁迅先生《三闲集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谢安在少年时,居然和后来雄踞一方的燕国统帅慕容垂,有过一回神交。
《三闲集》里是这样记载的,谢安小的时候名声就很响亮,远在辽东的人都听说了他的美誉。于是慕容垂就派人给谢安送了一对白狼眊去,这时的谢安正是13岁,而慕容垂才7岁。
“白狼眊”,就是用白狼的毛做成的装饰,一般都安在长矛上。慕容垂7岁就有结交远方名士的心思,难怪后来叱咤风云,也真是英雄出少年哪。
两位宰相的“会晤”
历史上东晋两位最有名的宰相,一个是王导,一个就是谢安,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,他们俩是最大的功臣了。有趣的是,这两位宰相,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首先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,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,让百姓休养生息,所以两人当政时,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。其次,他们都风度潇洒,是一代风流领袖,都属于那种偶像型领导人。当时人们常把他们两个相提并论。只是说,谢安要更文雅一些。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这里的王谢就指王导的家族瑯琊王氏(王羲之的家族)和谢安的家族陈郡谢氏。他俩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人物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