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(3 / 4)
第一回合:朝臣的劝阻
苻坚:自从我继承大业,已经三十年了,四方之地,大致平定,只有东南一隅,尚未蒙受君王的教化。如今粗略地计算一下我的士兵,能有97万,我想亲自统帅他们去讨伐晋朝,你们觉得怎么样?(后来计算淝水之战前秦的兵力,很多人都说是97万,就是从这儿来的,不过毕竟是苻坚的猜测,并不很确切)
朱肜:陛下您应天顺时,代上天出师讨伐,吒啸一下儿,五岳就会倾倒;呼吸一下儿,江海就会绝流,如果您一举百万大军,那一定就会是有征无战,晋朝国君不是口含璧玉到军门前投降,就是怆惶出逃,葬身于江海。陛下您再让原来中原的士人百姓们返回故乡,让他们重建家园,然后您回车东巡,在岱宗泰山行封禅之事,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呀。(这个朱肜是秘书监)
苻坚(高兴):好!这正是我的志向。(苻坚高兴得太早,下面儿可全是反面意见。)
权翼:从前商纣王无道,但有微子、箕子、比干三位仁臣在朝,周武王就因此而回师,不去讨伐。现在晋朝虽然衰微虚弱,但并没有大的罪恶,谢安、桓冲又都是江南才识卓越的伟人,可谓国家有“人”。他们又君臣和睦,内外同心,以我来看,实在不能图谋!(权翼是尚书左仆射)
苻坚(沉默一会儿):诸位也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。
石越:现在木星、土星居于斗宿,从天相看,福德是在吴地,如果讨伐他们,必有天灾。而且他们凭借着长江天险,百姓又都为其所用,恐怕不能讨伐!(石越是太子左卫率,这里他说的是古代的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)
苻坚: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,就是逆太岁运行的方向而进的,也违背了占卜的结果。天道隐秘幽远,不容易确信。夫差、孙皓全都据守江湖,但也不能免于灭亡。如今凭借我的百万大军,投鞭足以断流,他们又有什么天险足以凭借的呢!(苻坚觉得那个“天时”就那么回事儿。这个“地利”呢?我只要人多,怕什么?)
石越(力争):商纣、孙皓这些国君,全都是淫虐无道的昏君,所以敌对的国家去讨伐,就会像俯身拾起遗物一样容易。但现在晋朝国君虽然没什么大德,但也没有大的罪恶,(根本出师无名啊。)陛下还是暂且按兵不动,积聚粮谷,等待他们灾难降临、自己失德的时候,才是好时机呢。
苻坚:这正所谓“在道旁修筑屋舍”,没有什么时候能够建成了。我要自己决断了!
第二回合:苻融的劝阻
群臣们都出去了,只留下了阳平公苻融。苻融是苻坚的弟弟,这时候是征南大将军,最得苻坚的倚重。
苻坚:自古参与决定大事的人,不过就是一两个大臣而已。现在众说纷纭,只能扰乱人心,我就只跟你来决定这件事。
苻融:如今讨伐晋朝有三难:天道不顺,此其一;晋国自身无灾祸,此其二;咱们频繁征战,士兵疲乏,现在还有畏敌的情绪,此其三。群臣当中说不能讨伐晋朝的人,全都是忠臣,陛下您还是该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苻坚(变了脸色):你也这样,我还能寄希望于谁呢!我有强兵百万,资财兵器堆积如山;我虽然不是完美的君主,但也不是昏庸之辈。乘着捷报频传的势头,攻击垂死挣扎的晋朝,还怕攻不下来?怎么能再留下这些残敌,让他们老是国家的忧患呢!
听到这儿,苻融竟然痛心地哭了。
苻融(落泪):陛下,晋朝无法灭掉,这是非常明显的呀!大规模地出动疲劳的军队,恐怕也不会取得什么战功。而且我所担忧的,还不仅仅在此。陛下您宠爱养育鲜卑人、羌人、羯人,让他们布满京师,这些人都对我们有深仇大恨。太子独自和几万弱兵留守在京师,我害怕有不测之变出现哪,那时咱们的心腹之地恐怕就保不住了,您会后悔不及呀。就算您不想听我的愚见,但那王猛是一时的英杰吧,陛下您不也常常把他比作诸葛亮吗,为什么却偏偏记不住他临终时的话呢!
(苻融这番话真是肺腑之言啊,几乎就把淝水之战以后的事儿,都说了个清清楚楚。当然,苻坚依然没有听。其实他是在心里恨哪,苻融怎么就不能明白他的苦心?接着又有好多朝臣跑来劝谏,苻坚这个不耐烦。)
苻坚(决定):以我们的力量攻打晋朝,比较双方的强弱之势,就像疾风扫秋叶一样,然而朝廷内外都说不能攻打,我不明白你们的心思!
……
接着,除了这些大臣们,苻坚的亲人和朋友,也一个个苦口婆心,费尽周折地来劝。这些人有:太子苻宏,著名的高僧释道安,他的宠妃张夫人,他最喜欢的儿子苻诜。这里头,张夫人虽然是女流,但一番话算得有见识了:
“妾听说天地滋生万物,圣王统治天下,全都是顺其自然,所以功业无所不成。黄帝之所以能驯服牛马,是顺应了它们的禀性;大禹之所以能疏通九川,挡住九泽,是顺应了它们的地势;后稷之所以能播种繁殖百谷,是顺应了天时;商汤、周武王之所以能率领天下人攻下夏桀、商纣,是顺应了他们的心愿,全都是顺应则成功,不顺应则失败。现在朝野之人都说晋朝不可讨伐,唯独陛下一意孤行,妾不知道陛下是顺应了什么。”……
其实,苻坚还就是不想顺这个“天命”,他就是不甘心。所以,他就说,你一个女流,知道什么!苻诜劝他,他又说,你一个孩子,知道什么……
不过,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他,除了朱肜以外,还有一位,这就是慕容垂。慕容垂是这样对苻坚说的:
强的吞并弱的,大的吞并小的,这是自然的道理和大势,没什么难解的。像陛下您这样神明威武,顺应天意,威名远播海外,拥有强兵劲旅百万,像韩信、白起那样的良将布满朝廷,那江南弹丸之地,独敢违抗王命,怎么能再留下他们,交给子孙后代呢!
《诗经》说得好:‘筑室于道谋,事用不溃于成’(意思就是,听太多人的话,反而什么事儿也干不了)。陛下您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全可以了,何必非要征询群臣的意见呢!晋武帝平定吴国,所倚仗的只有张华、杜预两三位大臣而已,如果听从了众朝臣的意见,难道能有统一天下的功业!
苻坚听了很高兴,就说,能和我共同平定天下的人,只有你啊。然后就为了这个,还赏了慕容垂500匹帛。
其实这俩人,也真是各有各的心思。慕容垂劝苻坚出兵,的确是抱着个人目的的。苻坚无论胜败,他都能得好处啊。胜了,一块儿瓜分胜利果实;败了,那不更好,整好揭竿而起了。而且,只要局势一乱,鲜卑人就能够有机会。干嘛不劝他。苻坚呢,真以为慕容垂能跟他“共同平定天下”?他现在就是需要有支持的声音,管他谁说的呢。
苻坚就是在这样一个内外局势下,决定大举进攻东晋的。那么,我们从局外人的角度,来看看这个“天时”、“地利”与“人和”。
论天时:我们这里的“天时”,当然不能是土星木星居于哪儿之类了。实际上,真正的“天时”,就是当时的历史大局啊,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,关于民族、关于正朔等等问题。苻坚这时进攻东晋,本来就是违背“天时”的。 ↑返回顶部↑
苻坚:自从我继承大业,已经三十年了,四方之地,大致平定,只有东南一隅,尚未蒙受君王的教化。如今粗略地计算一下我的士兵,能有97万,我想亲自统帅他们去讨伐晋朝,你们觉得怎么样?(后来计算淝水之战前秦的兵力,很多人都说是97万,就是从这儿来的,不过毕竟是苻坚的猜测,并不很确切)
朱肜:陛下您应天顺时,代上天出师讨伐,吒啸一下儿,五岳就会倾倒;呼吸一下儿,江海就会绝流,如果您一举百万大军,那一定就会是有征无战,晋朝国君不是口含璧玉到军门前投降,就是怆惶出逃,葬身于江海。陛下您再让原来中原的士人百姓们返回故乡,让他们重建家园,然后您回车东巡,在岱宗泰山行封禅之事,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呀。(这个朱肜是秘书监)
苻坚(高兴):好!这正是我的志向。(苻坚高兴得太早,下面儿可全是反面意见。)
权翼:从前商纣王无道,但有微子、箕子、比干三位仁臣在朝,周武王就因此而回师,不去讨伐。现在晋朝虽然衰微虚弱,但并没有大的罪恶,谢安、桓冲又都是江南才识卓越的伟人,可谓国家有“人”。他们又君臣和睦,内外同心,以我来看,实在不能图谋!(权翼是尚书左仆射)
苻坚(沉默一会儿):诸位也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。
石越:现在木星、土星居于斗宿,从天相看,福德是在吴地,如果讨伐他们,必有天灾。而且他们凭借着长江天险,百姓又都为其所用,恐怕不能讨伐!(石越是太子左卫率,这里他说的是古代的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)
苻坚: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,就是逆太岁运行的方向而进的,也违背了占卜的结果。天道隐秘幽远,不容易确信。夫差、孙皓全都据守江湖,但也不能免于灭亡。如今凭借我的百万大军,投鞭足以断流,他们又有什么天险足以凭借的呢!(苻坚觉得那个“天时”就那么回事儿。这个“地利”呢?我只要人多,怕什么?)
石越(力争):商纣、孙皓这些国君,全都是淫虐无道的昏君,所以敌对的国家去讨伐,就会像俯身拾起遗物一样容易。但现在晋朝国君虽然没什么大德,但也没有大的罪恶,(根本出师无名啊。)陛下还是暂且按兵不动,积聚粮谷,等待他们灾难降临、自己失德的时候,才是好时机呢。
苻坚:这正所谓“在道旁修筑屋舍”,没有什么时候能够建成了。我要自己决断了!
第二回合:苻融的劝阻
群臣们都出去了,只留下了阳平公苻融。苻融是苻坚的弟弟,这时候是征南大将军,最得苻坚的倚重。
苻坚:自古参与决定大事的人,不过就是一两个大臣而已。现在众说纷纭,只能扰乱人心,我就只跟你来决定这件事。
苻融:如今讨伐晋朝有三难:天道不顺,此其一;晋国自身无灾祸,此其二;咱们频繁征战,士兵疲乏,现在还有畏敌的情绪,此其三。群臣当中说不能讨伐晋朝的人,全都是忠臣,陛下您还是该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苻坚(变了脸色):你也这样,我还能寄希望于谁呢!我有强兵百万,资财兵器堆积如山;我虽然不是完美的君主,但也不是昏庸之辈。乘着捷报频传的势头,攻击垂死挣扎的晋朝,还怕攻不下来?怎么能再留下这些残敌,让他们老是国家的忧患呢!
听到这儿,苻融竟然痛心地哭了。
苻融(落泪):陛下,晋朝无法灭掉,这是非常明显的呀!大规模地出动疲劳的军队,恐怕也不会取得什么战功。而且我所担忧的,还不仅仅在此。陛下您宠爱养育鲜卑人、羌人、羯人,让他们布满京师,这些人都对我们有深仇大恨。太子独自和几万弱兵留守在京师,我害怕有不测之变出现哪,那时咱们的心腹之地恐怕就保不住了,您会后悔不及呀。就算您不想听我的愚见,但那王猛是一时的英杰吧,陛下您不也常常把他比作诸葛亮吗,为什么却偏偏记不住他临终时的话呢!
(苻融这番话真是肺腑之言啊,几乎就把淝水之战以后的事儿,都说了个清清楚楚。当然,苻坚依然没有听。其实他是在心里恨哪,苻融怎么就不能明白他的苦心?接着又有好多朝臣跑来劝谏,苻坚这个不耐烦。)
苻坚(决定):以我们的力量攻打晋朝,比较双方的强弱之势,就像疾风扫秋叶一样,然而朝廷内外都说不能攻打,我不明白你们的心思!
……
接着,除了这些大臣们,苻坚的亲人和朋友,也一个个苦口婆心,费尽周折地来劝。这些人有:太子苻宏,著名的高僧释道安,他的宠妃张夫人,他最喜欢的儿子苻诜。这里头,张夫人虽然是女流,但一番话算得有见识了:
“妾听说天地滋生万物,圣王统治天下,全都是顺其自然,所以功业无所不成。黄帝之所以能驯服牛马,是顺应了它们的禀性;大禹之所以能疏通九川,挡住九泽,是顺应了它们的地势;后稷之所以能播种繁殖百谷,是顺应了天时;商汤、周武王之所以能率领天下人攻下夏桀、商纣,是顺应了他们的心愿,全都是顺应则成功,不顺应则失败。现在朝野之人都说晋朝不可讨伐,唯独陛下一意孤行,妾不知道陛下是顺应了什么。”……
其实,苻坚还就是不想顺这个“天命”,他就是不甘心。所以,他就说,你一个女流,知道什么!苻诜劝他,他又说,你一个孩子,知道什么……
不过,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反对他,除了朱肜以外,还有一位,这就是慕容垂。慕容垂是这样对苻坚说的:
强的吞并弱的,大的吞并小的,这是自然的道理和大势,没什么难解的。像陛下您这样神明威武,顺应天意,威名远播海外,拥有强兵劲旅百万,像韩信、白起那样的良将布满朝廷,那江南弹丸之地,独敢违抗王命,怎么能再留下他们,交给子孙后代呢!
《诗经》说得好:‘筑室于道谋,事用不溃于成’(意思就是,听太多人的话,反而什么事儿也干不了)。陛下您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全可以了,何必非要征询群臣的意见呢!晋武帝平定吴国,所倚仗的只有张华、杜预两三位大臣而已,如果听从了众朝臣的意见,难道能有统一天下的功业!
苻坚听了很高兴,就说,能和我共同平定天下的人,只有你啊。然后就为了这个,还赏了慕容垂500匹帛。
其实这俩人,也真是各有各的心思。慕容垂劝苻坚出兵,的确是抱着个人目的的。苻坚无论胜败,他都能得好处啊。胜了,一块儿瓜分胜利果实;败了,那不更好,整好揭竿而起了。而且,只要局势一乱,鲜卑人就能够有机会。干嘛不劝他。苻坚呢,真以为慕容垂能跟他“共同平定天下”?他现在就是需要有支持的声音,管他谁说的呢。
苻坚就是在这样一个内外局势下,决定大举进攻东晋的。那么,我们从局外人的角度,来看看这个“天时”、“地利”与“人和”。
论天时:我们这里的“天时”,当然不能是土星木星居于哪儿之类了。实际上,真正的“天时”,就是当时的历史大局啊,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,关于民族、关于正朔等等问题。苻坚这时进攻东晋,本来就是违背“天时”的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