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(1 / 4)
张允铭鄙夷地看沈卓,说道:“我怕!我怕你到时候哭出来!”
沈卓切了一声道:“你做白日梦了吧?”……两个人一路小声地斗嘴,远远地跟着三皇子。
各家相送的人群一直簇拥着几万义兵出了京城西门,真是人山人海,他们在城门外看着打着旗号的队伍走远。许多人眼里有泪,可是没有多少人哭出声,怕是不吉。
也许是与三皇子手足连心,太子站在城楼上,也同样感慨:“…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!”他眺望着人潮汹涌而去,觉得自己的心都快飞起来了。此时是二月,春意渐来,万物孕育着生机。太子觉得自己已经脚踏在了帝座椅子下的脚踏板上,只需一进身,就能坐上龙椅。可同时,揣在他胸口的那片四公主的血书,又如炭火一般灼烧着他的心,他不敢触摸,却无法回避,只能用杀戮来缓解。
太子回了东宫,让人给郑谦传话:“那个沈二小姐,该死了!”?
☆、帮忙 (抓虫)
? 相比城门口的热闹,吕太傅府前很冷清。人们开始猜测,如果三皇子这一去凯旋而归,太子之位是不是就得换了?对支持太子的吕家可就得躲远些。还有人觉得如果三皇子败落,北戎杀将过来,就快亡国了,还走什么关系?先往南边逃吧。
吕太傅听着有关义兵集结并离城的汇报,不加置否,反而问道:“我让人带话让太子妃回来,她怎么还不回来?”他已经多次得到消息,太子对太子妃粗鄙不堪,太子妃饱受凌虐,可是太子妃本人竟然从来不送信过来求救。他知道这个孙女心高气傲,越是悲惨越不想回来,大概怕丢脸。他只能一次次地让人去传话,太子妃一次次地不理。
来人小心地说:“太子妃说,怀了孕就回来。”
吕太傅叹气:“让她先回来!”实在不成,找个假孩子也行!太子妃一回来就说怀孕了,然后弄出个孩子来。这种事平常的时候无法操作,可是在战乱之时,就好办了……当然,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,至少,太子在这之前得出事才行……
吕太傅又思索了片刻,说道:“让人顺着现在的流言,传扬镇北侯已死,沈家军覆灭,北戎已经逼近!让我们的人在朝上建议迁都!”人挪活,树挪死。一旦迁都,那就天下大乱了。太子要是出什么意外,就不会那么扎眼……你竟然敢如此对我的孙女,罔顾我这些年对你的扶持,怎么能不让你付出代价?!
于是朝上吕氏官员开始大肆宣扬战事的恶劣,又过了几天,东北方面让人送来了北戎入境的奏章,引起了朝野的极大恐慌。
几千北戎人越过山区,进入了平原。匆忙纠结起来的平民在陈里长等义兵和轻伤的伤兵带领下,去拦截敌人。义军虽然人数有了两万人之上,但大多是农人,就知道挥个锄头,与北方的战斗民族一交手,就被打得落花流水。许多人见对方一亮长刀,转身就跑,陈里长喊破了嗓子也没用。于是首次交战南人溃败,北戎人抢劫了一个村庄,杀了没有跑掉的人,临走时烧了房屋。
地方官员吓得连发奏章,夸张地描述北戎的强大和迅猛,说本地无法阻挡,要求朝廷快派正规军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如果对这路北戎弃之不管,就是平远侯截住了西路北戎,沈家军的残余与北路敌人相持不下,这路东北敌军也会抵达京城。一时间,有朝臣大声疾呼迁都,要皇上先避开敌人,转都南方。并且引经据典,说了许多迁都则生,不迁都则亡的历史事例。天子乃天下最为重要的人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稍有危急就该避开,何况现在局势已经如此恶劣?
一片叽喳中,皇帝下令皇宫开始收拾细软,以备不测。
四皇子在皇陵也没有心思继续写他的权谋论了。他凭着记忆,画了一张地形图,挂在墙上天天看一会儿,想象几方的动作和进展。
丁内侍可心慌了,他天天在外面走动,听到了无数坏消息,这日在门前接了蒋家送来的月供,匆匆跑进来,低声对四皇子说:“听说东边沿海也有北戎了!不久就会过来了!殿下,您快给皇上去信,要求回京城吧!”
四皇子嗯了一声:“不急,再过两天。”
丁内侍皱着眉:“那……那会不会来不及了?”
四皇子一笑,可又轻叹了一声,坐在桌边,拿起一本周易释语看了起来。
丁内侍着急,虽然知道四皇子读书时不能打搅,可还是小声地说:“方才接蒋家的东西时……蒋家也带信来,说您的外祖让殿下尽快回城……”
四皇子抬头:“哦,我让他们派人参加义军,他们可是做了?”
丁内侍点头:“来人说蒋家派了嫡系蒋六公子,带了五十多家丁去投了平远侯。”
四皇子颔首:“这样就好,这时候可不能无所表示。”
丁内侍担忧:“虽然平远侯领过兵,镇北侯的沈三公子是武将之后,可怎么说,大多义兵都是家丁护卫,能打得过北戎吗?”
四皇子哼声:“若真都是家丁护卫,定是打不过的。”
丁内侍又急了:“那殿下快回京吧!他们打不过北戎,京城就会受东西两路北戎的夹击,那怎么成?”
四皇子又拿起书:“夹击?你什么时候懂得军事了?”
丁内侍要哭了:“殿下!这是外面的守陵将士说的。我还听说有人讲皇上要迁都呢!咱们不回去,皇上把您忘了,北戎来了,您可怎么办……”他流下一串眼泪。 ↑返回顶部↑
沈卓切了一声道:“你做白日梦了吧?”……两个人一路小声地斗嘴,远远地跟着三皇子。
各家相送的人群一直簇拥着几万义兵出了京城西门,真是人山人海,他们在城门外看着打着旗号的队伍走远。许多人眼里有泪,可是没有多少人哭出声,怕是不吉。
也许是与三皇子手足连心,太子站在城楼上,也同样感慨:“…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!”他眺望着人潮汹涌而去,觉得自己的心都快飞起来了。此时是二月,春意渐来,万物孕育着生机。太子觉得自己已经脚踏在了帝座椅子下的脚踏板上,只需一进身,就能坐上龙椅。可同时,揣在他胸口的那片四公主的血书,又如炭火一般灼烧着他的心,他不敢触摸,却无法回避,只能用杀戮来缓解。
太子回了东宫,让人给郑谦传话:“那个沈二小姐,该死了!”?
☆、帮忙 (抓虫)
? 相比城门口的热闹,吕太傅府前很冷清。人们开始猜测,如果三皇子这一去凯旋而归,太子之位是不是就得换了?对支持太子的吕家可就得躲远些。还有人觉得如果三皇子败落,北戎杀将过来,就快亡国了,还走什么关系?先往南边逃吧。
吕太傅听着有关义兵集结并离城的汇报,不加置否,反而问道:“我让人带话让太子妃回来,她怎么还不回来?”他已经多次得到消息,太子对太子妃粗鄙不堪,太子妃饱受凌虐,可是太子妃本人竟然从来不送信过来求救。他知道这个孙女心高气傲,越是悲惨越不想回来,大概怕丢脸。他只能一次次地让人去传话,太子妃一次次地不理。
来人小心地说:“太子妃说,怀了孕就回来。”
吕太傅叹气:“让她先回来!”实在不成,找个假孩子也行!太子妃一回来就说怀孕了,然后弄出个孩子来。这种事平常的时候无法操作,可是在战乱之时,就好办了……当然,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,至少,太子在这之前得出事才行……
吕太傅又思索了片刻,说道:“让人顺着现在的流言,传扬镇北侯已死,沈家军覆灭,北戎已经逼近!让我们的人在朝上建议迁都!”人挪活,树挪死。一旦迁都,那就天下大乱了。太子要是出什么意外,就不会那么扎眼……你竟然敢如此对我的孙女,罔顾我这些年对你的扶持,怎么能不让你付出代价?!
于是朝上吕氏官员开始大肆宣扬战事的恶劣,又过了几天,东北方面让人送来了北戎入境的奏章,引起了朝野的极大恐慌。
几千北戎人越过山区,进入了平原。匆忙纠结起来的平民在陈里长等义兵和轻伤的伤兵带领下,去拦截敌人。义军虽然人数有了两万人之上,但大多是农人,就知道挥个锄头,与北方的战斗民族一交手,就被打得落花流水。许多人见对方一亮长刀,转身就跑,陈里长喊破了嗓子也没用。于是首次交战南人溃败,北戎人抢劫了一个村庄,杀了没有跑掉的人,临走时烧了房屋。
地方官员吓得连发奏章,夸张地描述北戎的强大和迅猛,说本地无法阻挡,要求朝廷快派正规军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如果对这路北戎弃之不管,就是平远侯截住了西路北戎,沈家军的残余与北路敌人相持不下,这路东北敌军也会抵达京城。一时间,有朝臣大声疾呼迁都,要皇上先避开敌人,转都南方。并且引经据典,说了许多迁都则生,不迁都则亡的历史事例。天子乃天下最为重要的人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稍有危急就该避开,何况现在局势已经如此恶劣?
一片叽喳中,皇帝下令皇宫开始收拾细软,以备不测。
四皇子在皇陵也没有心思继续写他的权谋论了。他凭着记忆,画了一张地形图,挂在墙上天天看一会儿,想象几方的动作和进展。
丁内侍可心慌了,他天天在外面走动,听到了无数坏消息,这日在门前接了蒋家送来的月供,匆匆跑进来,低声对四皇子说:“听说东边沿海也有北戎了!不久就会过来了!殿下,您快给皇上去信,要求回京城吧!”
四皇子嗯了一声:“不急,再过两天。”
丁内侍皱着眉:“那……那会不会来不及了?”
四皇子一笑,可又轻叹了一声,坐在桌边,拿起一本周易释语看了起来。
丁内侍着急,虽然知道四皇子读书时不能打搅,可还是小声地说:“方才接蒋家的东西时……蒋家也带信来,说您的外祖让殿下尽快回城……”
四皇子抬头:“哦,我让他们派人参加义军,他们可是做了?”
丁内侍点头:“来人说蒋家派了嫡系蒋六公子,带了五十多家丁去投了平远侯。”
四皇子颔首:“这样就好,这时候可不能无所表示。”
丁内侍担忧:“虽然平远侯领过兵,镇北侯的沈三公子是武将之后,可怎么说,大多义兵都是家丁护卫,能打得过北戎吗?”
四皇子哼声:“若真都是家丁护卫,定是打不过的。”
丁内侍又急了:“那殿下快回京吧!他们打不过北戎,京城就会受东西两路北戎的夹击,那怎么成?”
四皇子又拿起书:“夹击?你什么时候懂得军事了?”
丁内侍要哭了:“殿下!这是外面的守陵将士说的。我还听说有人讲皇上要迁都呢!咱们不回去,皇上把您忘了,北戎来了,您可怎么办……”他流下一串眼泪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