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2章 私访(1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吴甡在与尤世威分手时,就几乎已经走到家门口了。他象征性地登上了马车,很快又不得不下车,在合家老小的夹道欢迎中入内宅更衣,小憩之后享用午餐。
  在等待午餐的时候,吴甡本该聆听管家的汇报,好知道这段时间里谁来过了,然而此刻他却将佣人摒除在外,独自一人闭目养神。
  “老爷恐怕是累了。”家人们纷纷猜测。
  其实吴甡并不觉得累,而是隐约中看到了一个机会。
  这是尤世威亲自送上门的机会。
  锡尔河之败显然会影响帝国在西域经营策略,无论是打是抚,总要个章程。大都督府的意思就是先缓一缓,进一步增加西域的主力军数量,甚至连王翊的坦克师,或是罗玉昆的西南集团军都可以调过去。
  这或许让人觉得疑惑,调兵的事何必与内阁商量呢?
  关键就是这些兵得吃饭穿衣。
  大明只有在海西、奴儿干还有农垦师编制。名为师,其实根本就是军事化管理的农民。除此之外的其他部队,无论是主力军还是边防军,都不能经营商业、进行屯垦。
  大都督府总后勤部固然可以调派补给辎重,这却需要民政官的配合。尤其是陇省能否指向性地进行的土地规划,缩短供应线,提高供应量,建议权在大都督府,操作却在文官。
  如果只是这件事还不足以让尤世威来找吴甡。
  尤世威真正希望吴甡能够帮忙的,是大明第一条长途铁路线的铺设。
  国变之后,因为神京沦陷,大量人口无从动员,以至于劳动力紧缺。时在潜邸的圣天子陛下因此大兴墨家技巧之术,通过机械来减少人力消耗,尽快补充军力。崇祯十八年,四轮重载太平车就出现在了山东,与之同时出现的便是轨道。
  最初的轨道使用木头,这种木头非但对木料要求高,而且必须经过充分阴干,否则极容易变形腐坏。时间成本高不说,承载能力也不能让人满意。随后便有了铁轨,但也因为冶金技术的不足而差强人意。
  后来随着化学的强势崛起,冶金方面倒是有了长足进步,终于能够制造出耐用的熟铁铁轨,而且随着矿厂、冶炼厂的增加,熟铁供应量趋向于饱和,非但能够满足国内的军、民用铁,还大有富裕,乃至于出口。
  崇祯二十二年,经过四年的研发,蒸汽动力的火车试制成功,虽然比人步行速度更慢,而且因为自重过大,根本没有实用价值,但终究是掀开了蒸汽时代降临的序幕。
  如今又过去了十一年了,随着数学,尤其是微积分的进步,大明的蒸汽机效能已经达到了初号机的数十倍,完全满足了铺设铁路,进行改天换地的蒸汽革命了。
  整整十五年的研究中,朝廷一共投入超过两千万两,累计参与的设计人员三千人,参与的民间的资本不可胜数。朝廷因此获得专利近千项,从民间购买的专利也有数百之多。
  隆景九年的十月,试验数据表明火车终于达到了应用标准,现在只需要一条上百公里的铁路,就能演绎出地球上最大的奇迹。
  然而这条铁路铺在哪里却成了争论的焦点。
  南方诸臣希望能够放在南方,这样可以加速物流,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。然而南方的地貌特点就是多山多水,这对于初生的铁路铺设工程队而言难度太高。
  同样原因,北方诸臣也希望铁路能够从京师铺到家门口,振兴乡梓不说,也方便自己回家探亲。而且就华北平原的地形地貌而言,更适合工人练手,积累经验。如今呼声最高的,就是京师到张家口,以及京师到天津。
  京张线在修建难度上比京津线高,而且距离将近京津线一倍。从经济和民生而言,显然不如先修京津线。然而张家口是通往大漠的门户重镇,是同化蒙古人的第一线,优先开通京张线,加大华夏对蒙古的影响力,无疑比京津线更具战略优势。
  故而有人从技术上支持先修京津铁路,有人从战略上坚持先修京张铁路,大都督府却是从实际战争需要入手,希望内阁能够支持军方修筑一条从兰州到嘉峪关,最好是直接通到轮台的铁路。
  在吴甡看来,这是还没学会走,就想要飞啊!
  不过尤世威也开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码,如果内阁能够支持优先在西域铺设铁路,大都督府就放弃督路权。
  在大明,长江、运河等重要水道,原都有河兵、漕丁。光复之后,这些人力资源理所当然被军方接管,编入后勤直属部队。按照这样的惯例,铁路修建之后,必然是需要路兵的,而且也理所当然由大都督府控制。
  即便内阁要争,既不符合传统,也没有过硬的理由,显得理亏。
  反之,如果大都督府不要这路权,沿途保卫划归各府县,起码在预算上能多出一大块。而且日后军队大规模调动,无疑是要受到文官的影响,甚至可能成为掣肘。
  “老爷,外面有个年轻的士子求见,还带着两个孩子。”管家小心翼翼进来,打断了吴甡的小憩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