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(2 / 4)
夫人态度坚决,寸步不退,孙大人只能暂且按下不表,起初听见张老爷子的意思,孙大人委实震惊。
孙女是出嫁,对方门第不高,但只要有潜力能上进,孙大人倒也不介意,孙媳却大不相同,嫁进他孙家,往后就是孙家的人,娘家门第太差,这不是让他们跟着丢人吗?
若是庶出子孙也就罢了,孙三少却是孙大人最看重的那个,比起资质平庸的孙大少,说不得孙三少日后才是撑起孙家门楣的人,孙大人对他期望值甚高,同僚家的千金都让他婉拒了,自然无法接受刘家这样的门第。
可孙大人也知道,老亲家同他一样,也指着他的好孙儿早日出人头地,光宗耀祖,好提携提携外家,是以张老爷子的考量,也是出于为孙儿好的立场。
孙大人思量了几日,到底不舍得放过和江宁侯府结交的机会。
说是结交,实则附庸。孙大人进士出身,沉浮官场大半辈子,始终不过是地方官,从未真正踏入过权利中心,他也不是没想站队,附庸某一方势力,可惜他连站队的机会都未曾有过。
当年和他交好的几位同年,同样寒门出身,金榜题名之时俱是意气风发,踌躇满志,可半生过去,如他这般安稳的竟是大善。
因此,孙大人深知寒门出头之艰难,以他的能耐,也只能在本府荫庇子孙,往后去了京城,他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。
那刘姓举子委实幸运,被大名鼎鼎的江远辰招入门下,便等于搭上了一条青云梯,以江远辰的才华,教出位进士自不在话下,刘举子往后入了朝堂,就能发现大半个朝堂,文武百官,不是与他师傅关系甚笃,便是与他师傅的师傅有旧。
这是怎样一份用之不尽的资源!
想到刘延宁的幸运,孙大人心头便一阵感慨,读书之人不信鬼神,却相信运势,科举需要有运势,当官更需要运势,不然同样是寒窗苦读,金榜题名,有些人一入朝便青云直上,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,甚至每况日下呢?
刘延宁,想来便是有大运势大造化之人。
不过,天下之大,江远辰偏偏来到他管辖之下的江州,又何尝不是他们孙家的机缘?
思前想后,孙大人终是听从了张老爷子的建议,却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满,只道:“总要让韶渝先见过这位刘姑娘。”
孙大人疼爱孙子,也不想真叫他娶乡野村姑,先见过面,若孙儿实在不满意,他也不想勉强。
“大人莫急,下月是年中盘算,我让老大下去一趟,先问过刘家人的意思,以免到时冒冒失失。”
孙大人见他这般小心,心下不满,淡淡的道:“韶渝那般人才,他刘家有何不满意?”
那刘举子的前程再远大,他们刘家如今也不过是平头百姓,这门亲事他们高攀了不知多少,能有什么不满意的?
“大人有所不知。”张老爷子摇头,挥退仆从,方附耳道,“那刘家姑娘颇受江先生看重,她的婚事,多半要江先生点头。”
孙大人突然绷直了身子,目光炯炯的问:“此话当真?”
张老爷子抚须浅笑,把握十足:“大人想想,刘举人进京赶考还在三年后,其妹如今年岁正好,怎能耽误数年那刘家却无一人为刘家姑娘张罗亲事,据闻江州的陈山长有意结亲,最后仍不了了之,想来已被刘家婉拒了,若没有江先生的言语,刘家何来这般底气?”
孙大人目光闪动,久久没有言语。
☆、第139章
两家合作之初, 便一直是张家大爷同刘家联络走动,张家大爷会做人, 逢年过节, 刘家办喜事,张家大爷常是人到礼到, 十分之妥帖。这一来二去,刘家和张大爷的关系也愈发亲密。
生意渐渐稳定,规矩也差不多立起来了,一年大约结两次账,年中和年底各分一次红,刘家这俩月手头愈发紧张,一家人就指着六月这一次的分红过活了。
其实依着蒋氏精打细算的习惯, 家中也不至于这般捉襟见肘,只是刘延根的婚事说得实在好, 如蒋氏这般苛刻, 都觉得钟家那般娇养长大的姑娘,嫁到自家确实委屈了。
倘若钟家女瞧中的是长孙, 蒋氏都不会这般想,在她心里, 大孙子那是戏里唱的文曲星, 要考状元当大官的,大孙子的媳妇不说官家千金,怎么也得是进士老爷,举人老爷家的千金吧?一个老秀才的女儿就想嫁她大孙子, 真真是癞□□想吃天鹅肉。
不过蒋氏也有自知之明,都是她心爱的孙子,大林和根儿两个加起来,怕是也比不上延宁一根手指。这不是她偏心,大林和根儿是生的时候不好,那时候家里穷,供延宁已经够呛,一时也无法为他们俩兄弟打算,全家人只盼着延宁早日出人头地,帮衬着底下的兄弟们。
如今底下那几个小的开蒙早,各个古灵精怪,不说长大像延宁那般出息,他们从小读书认字,往后总能考个功名,衣食不愁。
反倒是为了养家糊口,早早跟着他们下地干活的大林和根儿,现在看来竟是耽误了,他们敦厚没有心眼,只会种庄稼,即便现在老头子让他们跟着叔伯打理生意,学着和张家的掌柜们打交道,能撑起这份家业,可还是没法和读书人相提并论。 ↑返回顶部↑
孙女是出嫁,对方门第不高,但只要有潜力能上进,孙大人倒也不介意,孙媳却大不相同,嫁进他孙家,往后就是孙家的人,娘家门第太差,这不是让他们跟着丢人吗?
若是庶出子孙也就罢了,孙三少却是孙大人最看重的那个,比起资质平庸的孙大少,说不得孙三少日后才是撑起孙家门楣的人,孙大人对他期望值甚高,同僚家的千金都让他婉拒了,自然无法接受刘家这样的门第。
可孙大人也知道,老亲家同他一样,也指着他的好孙儿早日出人头地,光宗耀祖,好提携提携外家,是以张老爷子的考量,也是出于为孙儿好的立场。
孙大人思量了几日,到底不舍得放过和江宁侯府结交的机会。
说是结交,实则附庸。孙大人进士出身,沉浮官场大半辈子,始终不过是地方官,从未真正踏入过权利中心,他也不是没想站队,附庸某一方势力,可惜他连站队的机会都未曾有过。
当年和他交好的几位同年,同样寒门出身,金榜题名之时俱是意气风发,踌躇满志,可半生过去,如他这般安稳的竟是大善。
因此,孙大人深知寒门出头之艰难,以他的能耐,也只能在本府荫庇子孙,往后去了京城,他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。
那刘姓举子委实幸运,被大名鼎鼎的江远辰招入门下,便等于搭上了一条青云梯,以江远辰的才华,教出位进士自不在话下,刘举子往后入了朝堂,就能发现大半个朝堂,文武百官,不是与他师傅关系甚笃,便是与他师傅的师傅有旧。
这是怎样一份用之不尽的资源!
想到刘延宁的幸运,孙大人心头便一阵感慨,读书之人不信鬼神,却相信运势,科举需要有运势,当官更需要运势,不然同样是寒窗苦读,金榜题名,有些人一入朝便青云直上,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,甚至每况日下呢?
刘延宁,想来便是有大运势大造化之人。
不过,天下之大,江远辰偏偏来到他管辖之下的江州,又何尝不是他们孙家的机缘?
思前想后,孙大人终是听从了张老爷子的建议,却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满,只道:“总要让韶渝先见过这位刘姑娘。”
孙大人疼爱孙子,也不想真叫他娶乡野村姑,先见过面,若孙儿实在不满意,他也不想勉强。
“大人莫急,下月是年中盘算,我让老大下去一趟,先问过刘家人的意思,以免到时冒冒失失。”
孙大人见他这般小心,心下不满,淡淡的道:“韶渝那般人才,他刘家有何不满意?”
那刘举子的前程再远大,他们刘家如今也不过是平头百姓,这门亲事他们高攀了不知多少,能有什么不满意的?
“大人有所不知。”张老爷子摇头,挥退仆从,方附耳道,“那刘家姑娘颇受江先生看重,她的婚事,多半要江先生点头。”
孙大人突然绷直了身子,目光炯炯的问:“此话当真?”
张老爷子抚须浅笑,把握十足:“大人想想,刘举人进京赶考还在三年后,其妹如今年岁正好,怎能耽误数年那刘家却无一人为刘家姑娘张罗亲事,据闻江州的陈山长有意结亲,最后仍不了了之,想来已被刘家婉拒了,若没有江先生的言语,刘家何来这般底气?”
孙大人目光闪动,久久没有言语。
☆、第139章
两家合作之初, 便一直是张家大爷同刘家联络走动,张家大爷会做人, 逢年过节, 刘家办喜事,张家大爷常是人到礼到, 十分之妥帖。这一来二去,刘家和张大爷的关系也愈发亲密。
生意渐渐稳定,规矩也差不多立起来了,一年大约结两次账,年中和年底各分一次红,刘家这俩月手头愈发紧张,一家人就指着六月这一次的分红过活了。
其实依着蒋氏精打细算的习惯, 家中也不至于这般捉襟见肘,只是刘延根的婚事说得实在好, 如蒋氏这般苛刻, 都觉得钟家那般娇养长大的姑娘,嫁到自家确实委屈了。
倘若钟家女瞧中的是长孙, 蒋氏都不会这般想,在她心里, 大孙子那是戏里唱的文曲星, 要考状元当大官的,大孙子的媳妇不说官家千金,怎么也得是进士老爷,举人老爷家的千金吧?一个老秀才的女儿就想嫁她大孙子, 真真是癞□□想吃天鹅肉。
不过蒋氏也有自知之明,都是她心爱的孙子,大林和根儿两个加起来,怕是也比不上延宁一根手指。这不是她偏心,大林和根儿是生的时候不好,那时候家里穷,供延宁已经够呛,一时也无法为他们俩兄弟打算,全家人只盼着延宁早日出人头地,帮衬着底下的兄弟们。
如今底下那几个小的开蒙早,各个古灵精怪,不说长大像延宁那般出息,他们从小读书认字,往后总能考个功名,衣食不愁。
反倒是为了养家糊口,早早跟着他们下地干活的大林和根儿,现在看来竟是耽误了,他们敦厚没有心眼,只会种庄稼,即便现在老头子让他们跟着叔伯打理生意,学着和张家的掌柜们打交道,能撑起这份家业,可还是没法和读书人相提并论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