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(3 / 4)
“走,师父陪你搭积木,等搭完积木再一起吃中饭,然后咱们一起午睡好不好?”顾青云亲了他一口,惹来方琛羞涩欢喜的笑容。
方琛勉强能理解顾青云的意思,自然不会发表什么反对意见。
等顾青云和方琛午睡醒来,他就接到方子茗的信,信中让他明天到林山县找他。
难不成有什么事不成?守孝期间能有什么大事要商量?
想归想,顾青云还是应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他早起锻炼,吃过早饭后就套车到方家。
“办学院?”顾青云有些惊讶,又觉得在情理之中,“我和你一起吗?只有我们两个是不是太少了?我怕到时学生太多,我们忙不过来。”他现在都很忙了,就算他搬回林溪村,依然不断有人上门请教,更别提那些五花八门的信件。
“嗯,我前不久和何谦竹通过信,他也快回乡了,有他在,再找几个人一起,还是能办得起来的,反正咱们也不指望能办成什么大书院,我只是觉得日子无趣,想找个事情打发时间罢了。再说了,咱们总得为家乡办点实事吧?咱们林山县秀才都没多出几个。”方子茗这段时间因为守孝瘦了许多,连肚子都平坦了一些。
顾青云沉思,方子茗不像他,有大把的事要做,从来不觉得日子过得无聊。不过方子茗要说无趣,他是不信的。
“我都六十岁的人了,花甲之年,等孝期一过,还不知道能不能起复,好吧,就算能起复,我还能当几年官?咱们大夏不比宋朝,三品以上七十岁致仕,像我们这种六十五岁就得退下来。”
顾青云点点头,又问道:“那谦竹师兄怎么突然就要回来?他还没到致仕年龄。”何谦竹比他大五岁,今年六十三岁,离致仕还有两年时间,而且他父母早些年就去世了,不是丁忧。
“他家老伴儿身体不大好,又见咱们回来了,思来想去就打算提前致仕。”方子茗笑了笑,“咱们三个竟然一下子都回来了,哈哈,我刚才还说日子过得无趣,等他回来,以后咱们有空就下棋赏花钓鱼,到时肯定是我最厉害,想想都觉得日子过得充实。”
顾青云白了他一眼。
事情就这么说定了,两人商量好章程,打算等何谦竹一回来就启动,现在先去找好地方,盖房子还需要一段时间呢。
永平十五年的八月份,林山县多了一家求知书院,书院建立在桃山寺附近的山头上,周围山清水秀,花木繁茂,环境清幽,离县城不远,在桃花镇和林山县之间。
山长是顾青云,副山长是方子茗和何谦竹,主要教授蒙童,束脩低廉,把一部分的私塾秀才都搜罗过来了。
书院平时主要的管理者是何谦竹的儿子何虚年,他考中举人就一直没有中进士,身体也不大好,这次跟着何谦竹回乡,知道要建立书院,心里高兴得很,就自告奋勇来帮忙。
顾青云他们没有和县学、府学抢生源的意思,但是以顾青云等人的名气,来这里请教的秀才或举人络绎不绝,逐渐形成一个学术圈子,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,在有意识的引导下,大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算学和格物,并且翻译西方的一些著作,开始研究物理和化学。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顾青云希望大夏能有一帮年轻人喜欢上自然科学,跟上西方并超越西方的步伐。而且秀才和举人一多,学院就更不愁没有夫子了。
顾青云和方子茗、何谦竹筹款在林山县、临阳府等地买了商铺或田地,出产的利润都用于求知书院上,其中他出海赚的钱帮了大忙。
求知书院一建立,顾青云家里终于不再时常有人上门,大家都知道在书院等就可以见到他。
与此同时,顾青云也有了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统一解答问题,没有影响到家人的生活,这让他很是满意。
*
时间如流水,一年又一年,一转眼,顾青云已经六十四岁,这一年夏天和秋天,他接连送走了顾大河和小陈氏,让身体一向很好的他都有点承受不住。
顾大河和小陈氏走得很安详,八十六岁的他们已经是高寿,身体也有些许病痛,但离开人世时不算痛苦,望着儿孙满堂,心里很是满足。
小陈氏夏天就去了,忙完她的丧事,顾大河跟着病倒,这次顾永良、顾永辰和顾景都在他身边陪着。孩子们请了探亲假,顾永辰没赶上小陈氏的葬礼,没想到能陪顾大河走完最后一段路。
“栓子,爹这一辈子吃过苦享过福,有你这个儿子爹这一辈子不亏,不亏,活得值了!”临走前,大概是有了预感,顾大河和其他人说完话后,一直拉着顾青云的手不放,他又看了看站满整个屋子的儿孙们,瘦巴巴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,“栓子,你不用伤心,爹这是陪你爷爷奶奶和你娘亲去了,你要好好活着,教好孩子们,为咱们老顾家争光,你要活得长长久久才好,爹在地底下会保佑你的。”
顾青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,哭得不能自已,涕泗横流,毫无形象。
“爹,我求你了,求求你,你别走,爹走了,就只剩下我了。”不管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,真到这一刻,顾青云发现自己还是不能看淡,还是不能控制自己。
“生老病死人之常情,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,是喜丧,你不要伤心。”顾大河颤抖着手给他擦眼泪,平时他疼爱孙子、重孙子们,到这一刻,他发现自己最疼爱的还是自己的儿子,这个儿子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希望,还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耀。 ↑返回顶部↑
方琛勉强能理解顾青云的意思,自然不会发表什么反对意见。
等顾青云和方琛午睡醒来,他就接到方子茗的信,信中让他明天到林山县找他。
难不成有什么事不成?守孝期间能有什么大事要商量?
想归想,顾青云还是应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他早起锻炼,吃过早饭后就套车到方家。
“办学院?”顾青云有些惊讶,又觉得在情理之中,“我和你一起吗?只有我们两个是不是太少了?我怕到时学生太多,我们忙不过来。”他现在都很忙了,就算他搬回林溪村,依然不断有人上门请教,更别提那些五花八门的信件。
“嗯,我前不久和何谦竹通过信,他也快回乡了,有他在,再找几个人一起,还是能办得起来的,反正咱们也不指望能办成什么大书院,我只是觉得日子无趣,想找个事情打发时间罢了。再说了,咱们总得为家乡办点实事吧?咱们林山县秀才都没多出几个。”方子茗这段时间因为守孝瘦了许多,连肚子都平坦了一些。
顾青云沉思,方子茗不像他,有大把的事要做,从来不觉得日子过得无聊。不过方子茗要说无趣,他是不信的。
“我都六十岁的人了,花甲之年,等孝期一过,还不知道能不能起复,好吧,就算能起复,我还能当几年官?咱们大夏不比宋朝,三品以上七十岁致仕,像我们这种六十五岁就得退下来。”
顾青云点点头,又问道:“那谦竹师兄怎么突然就要回来?他还没到致仕年龄。”何谦竹比他大五岁,今年六十三岁,离致仕还有两年时间,而且他父母早些年就去世了,不是丁忧。
“他家老伴儿身体不大好,又见咱们回来了,思来想去就打算提前致仕。”方子茗笑了笑,“咱们三个竟然一下子都回来了,哈哈,我刚才还说日子过得无趣,等他回来,以后咱们有空就下棋赏花钓鱼,到时肯定是我最厉害,想想都觉得日子过得充实。”
顾青云白了他一眼。
事情就这么说定了,两人商量好章程,打算等何谦竹一回来就启动,现在先去找好地方,盖房子还需要一段时间呢。
永平十五年的八月份,林山县多了一家求知书院,书院建立在桃山寺附近的山头上,周围山清水秀,花木繁茂,环境清幽,离县城不远,在桃花镇和林山县之间。
山长是顾青云,副山长是方子茗和何谦竹,主要教授蒙童,束脩低廉,把一部分的私塾秀才都搜罗过来了。
书院平时主要的管理者是何谦竹的儿子何虚年,他考中举人就一直没有中进士,身体也不大好,这次跟着何谦竹回乡,知道要建立书院,心里高兴得很,就自告奋勇来帮忙。
顾青云他们没有和县学、府学抢生源的意思,但是以顾青云等人的名气,来这里请教的秀才或举人络绎不绝,逐渐形成一个学术圈子,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,在有意识的引导下,大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算学和格物,并且翻译西方的一些著作,开始研究物理和化学。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顾青云希望大夏能有一帮年轻人喜欢上自然科学,跟上西方并超越西方的步伐。而且秀才和举人一多,学院就更不愁没有夫子了。
顾青云和方子茗、何谦竹筹款在林山县、临阳府等地买了商铺或田地,出产的利润都用于求知书院上,其中他出海赚的钱帮了大忙。
求知书院一建立,顾青云家里终于不再时常有人上门,大家都知道在书院等就可以见到他。
与此同时,顾青云也有了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统一解答问题,没有影响到家人的生活,这让他很是满意。
*
时间如流水,一年又一年,一转眼,顾青云已经六十四岁,这一年夏天和秋天,他接连送走了顾大河和小陈氏,让身体一向很好的他都有点承受不住。
顾大河和小陈氏走得很安详,八十六岁的他们已经是高寿,身体也有些许病痛,但离开人世时不算痛苦,望着儿孙满堂,心里很是满足。
小陈氏夏天就去了,忙完她的丧事,顾大河跟着病倒,这次顾永良、顾永辰和顾景都在他身边陪着。孩子们请了探亲假,顾永辰没赶上小陈氏的葬礼,没想到能陪顾大河走完最后一段路。
“栓子,爹这一辈子吃过苦享过福,有你这个儿子爹这一辈子不亏,不亏,活得值了!”临走前,大概是有了预感,顾大河和其他人说完话后,一直拉着顾青云的手不放,他又看了看站满整个屋子的儿孙们,瘦巴巴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,“栓子,你不用伤心,爹这是陪你爷爷奶奶和你娘亲去了,你要好好活着,教好孩子们,为咱们老顾家争光,你要活得长长久久才好,爹在地底下会保佑你的。”
顾青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,哭得不能自已,涕泗横流,毫无形象。
“爹,我求你了,求求你,你别走,爹走了,就只剩下我了。”不管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,真到这一刻,顾青云发现自己还是不能看淡,还是不能控制自己。
“生老病死人之常情,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,是喜丧,你不要伤心。”顾大河颤抖着手给他擦眼泪,平时他疼爱孙子、重孙子们,到这一刻,他发现自己最疼爱的还是自己的儿子,这个儿子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希望,还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耀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