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天下 大结局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在向众臣许诺后,贺兰敏之决定仍以长安为国都,改洛阳为东都。并率百官回到了长安,回大明宫处理政事,而武则天对此听之任之。没什么意见就跟贺兰敏之一道回到了长安。
  再次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大明宫,让贺兰敏之激动成分。他对长安的好感远胜洛阳,当初他就梦想着有朝一日当宏伟繁华的大明宫主人。如今梦想终于实现了,让他再生自傲感。
  能和家人们在大明宫内生活,像主人一样穿梭有各处宫殿间,荡舟于太液池上,在宣政殿主持朝会,在含元殿举行重大的庆典,这一切,让贺兰敏之真正感受到主宰天下的荣耀,这种感觉即使在洛阳即位为皇以后,都不曾有过。而在长安的大明宫内,他感受到了。
  这种感受是一种动力,更是一份责任,已经不需要再担心有宫廷斗争、再有**起来的贺兰敏之,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将国家治理好上去。
  贺兰敏之正式继承为皇帝后。连年都有诸多的新政实施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民生,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治世经验,以后世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政策,被他选择性地用于治理国家上。
  超时代的人自然有超时代的目光,更不要说手下有一帮能干的大臣辅佐。大唐(大周)这些年经济、民生方面得到了非常长足的发展,这一切都因为贺兰敏之所提诸多建议之故,而今他当了皇帝后,有更多的政策可以制定并付诸实施了。也在贺兰敏之当了皇帝后,更多的、一连串的政治、经济、民生方面的政策开始实施,并很快惠泽天下的百姓。
  民以食为天,粮食问题是古代君主最需要关注的事,一直以来,农事是贺兰敏之最重视的一件事,这些年在作物种植方面,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。他不但亲自过问民间种植情况,还身体力行,亲自指导官员们,并让官员们主抓各地的作物种植。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,只有先把百姓的吃饭问题完全解决了,不再担心百姓饿肚子,其他事才可以做。
  这些年在贺兰敏之的倡导,各级官府努力下,在大唐境内大力推广精耕细作的先进种植技术,引进并改良作物品种,兴修水利,数管齐下的举措下,粮食的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,百姓不再需要担心粮食够不够吃,他们担心的是粮食多了,没地方堆放。各级官府也在犯愁,多收的粮食没地方堆放。官仓已经一再扩建,但仍然满足不了堆放粮食所需。
  粮食积余是意料中的事,唐初时候因为粮食短缺问题,官方禁止的酿酒行业开始迅猛发展,其他一些需要粮食制作的产业也开始慢慢兴旺,但这些还是消耗不了积余的粮食,因粮食丰产出现的远洋贸易开始蓬勃发展。以粮食换取国家所需,用大唐多余的粮食,换来了大量的金银器物,及其他一些新奇物种。贺兰敏之所知道甚至熟悉的一些外来物种,如橡胶、玉米、蕃薯、辣椒、花生等都在随后几年内慢慢被引起。这些物种的引起,注定会大唐起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  而远洋贸易的发展,直接提升了大唐水师的力量。
  大唐国力的增强,除经济水平提高外,军队战力的提高是最直接的因素。陆师的战斗力已经是无人可以匹敌了,除了训练正规化外,大量的先进武器开始装备军中。与其他大臣着想点不同,贺兰敏之很注重海军的发展,要让大唐的领土继续扩张,海军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的。远洋贸易的发展,造船技术必定会不断提高。扩海贸易除可以换取大唐所需的物品外,还可以积累远洋航行的经验,更大吨位船舶的建造在工匠们的努力下,也成为了现实。
  当年苏定方率十五万人渡海征服了百济,大唐水师的力量可见一斑,而在贺兰敏之手里,大唐海军的实力更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,与陆师一样,没有人可以匹敌。贺兰敏之已经下令,准备征服不愿意除国内附的倭国。除了要消灭让他痛恨的小日本外,贺兰敏之还准备派兵征服吕宋及南洋那一片区域。他要将大唐(大周)的领土无限扩大。
  要征服天下,让中国的领土无限扩大,除军队战力及其他科技方面需要发展外,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必须要保证的,军队要兵源,所占之地要移民,所有这一切。都需要人口的补充。
  如今大唐(大周)的人口基数并不高,在一定程度上,可以说非常欠缺人口。贺兰敏之在制定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,也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人口。战争是获取现成人口最好的手段,战时俘虏的人虽然不能完全充作人口数。但战俘可以用来当作劳役,让他们为大唐的基础建设添砖加瓦,这在一定程度上,可以减轻人口数量不足所带来的隐患!
  人口增长了,素质也一定要提高。而要提高人口素质,教育是根本。
  如今能识文断字的人占总人口比例并不高,在辅佐武则天理政的时候,贺兰敏之已经制定出一系列普及教育的政策了,只是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,许多想法没可能实现。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。国家赋税收入的增多,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开始大幅度地增加,在贺兰敏之当了皇帝后,全国境内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官办的学堂,适龄儿童可以免费入学成为可能。
  只不过每个县一所官办学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所需。还需要进一步扩建,教师的数量也必须要增加,其他配套设施比如书本等缺少也是个难题,印刷技术的改进,降低书本的成本是必须要做到的,只不过一切都要时间来解决。
  贺兰敏之相信。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决,只要朝廷足够重视。
  当了皇帝,等于给贺兰敏之创造了一片可以让他完全施展拳脚的天空,他精力充沛,每天都勤于朝事,当了皇帝后几乎没有偷懒的时候。手下的大臣们受他的影响,也没有人敢马虎懈怠的。上行下效,州县一级的官吏也都兢兢业业地做事,不敢偷懒不理事,怕被参骇。
  除了勤于朝事外,贺兰敏之的爱好也挺多,当然慢慢开始庞大的后宫也是要照顾好的,这是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,要是因朝事荒废了房事,那也是一种罪过——
  在贺兰敏之即位为皇五年后,他依照自己当年许下的诺言,还政于李唐,拥立李显的“儿子”李重俊为皇帝,并复国号为“唐”!
  大唐的旗号再次在神州大地上飞扬,这让许多念念不忘李唐的大臣来说,是一剂非常好的安慰剂。不过这对于天下百姓来说,并无多大的区别,他们一直把天下当作大唐的,即使朝廷将国号改为“周”,他们依然以大唐子民自居,因为国号的更改并没很深地波及到他们,复唐后,也同样没影响到他们,对于百姓们来说,生活富足才是最重要的,当皇帝的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,他们就欢欣鼓舞,热烈拥护。
  退位不当皇帝,还政与李氏子弟,这是贺兰敏之要做出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,也是关键的一步,只有他不当皇帝了,诸多的改革措施才能很好地实行。
  贺兰敏之的几个成年儿子,也开始慢慢初涉政治,长子贺兰琬已经入中书省任职,在任职的时间内,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智慧。这是贺兰敏之教育之功,他希望他的儿子们都能有所作为,并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管教,亲自主领他们的教育,并让他们知道为何他不立太子。
  起初时候,贺兰琬等人对自己的父亲不立太子还是不太理解的,在明白贺兰敏之的最终打算后,依然不理解,不赞同,直到几年后,在贺兰敏之的慢慢解释和影响下,他们才逐渐接受下来,并在贺兰敏之御任皇帝后,才完全清楚父亲为何要这样做。
  在儿子们接受了他的决定后,贺兰敏之才正式宣布退位,并进行政治改革。他是担心儿子们和不知道起初身世的李重俊争帝位,因此直到把儿子们都教育好了,至少表面上教育好了,才开始实施政治改革。皇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后,贺兰敏之也相信儿子们不会再去渴望皇位了。
  贺兰敏之将皇位让与已经确信是他自己的儿子李重俊后,并没离开朝堂,而是出任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尚书令,自李世民担任尚书令后,此职位空缺了多年,没有人敢再次担任此职。贺兰敏之这个御任的皇帝,当这个职务当然没有什么够不够格,敢不敢的顾虑!
  韦氏在李重俊即位为皇前,因病而亡,才不到十岁的李重俊并不知晓任何事,朝事依然由贺兰敏之所领的宰相集团处断,皇权可以说被彻底架空。贺兰敏之正是希望通过他和他后代人的努力,将政治改革进行到底。贺兰敏之深知,皇帝的英明可以让天下大兴,要是皇帝昏庸,或者前面英明后面昏庸,就如历史上的李隆基一样,那就是国家的灾难。
  贺兰敏之在退位后,改组朝政,建立了初始的内阁制度,也即政事堂制度的扩大化,以尚书令为政事堂首辅,主掌朝事,政事堂众宰相相辅,决断天下事。皇帝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摆设,皇权受到极大的制约,君主立宪制的雏形慢慢出现。
  自此以后,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,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,全都交给政事堂的大臣处理,政事堂的大臣负责草拟处理意见,交由首辅尚书令过目,再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,最后由六部校对下发,尚书令隐隐成了类似后世一些国家“首相”样的人物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