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章:屠夫盛名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ps: 收尾很痛苦,来点儿月票鼓励把!
  孟岩出名了,
  这一回他的“官场屠夫”的名声从京城转到了边城重镇大同,周边的镇城也都有流传。
  一下子风头盖过了在宣府大力查处走私的宣大总督于廷益。
  说起来两个人好像心照不宣似的,这边搞的热闹,那边也不甘示弱。
  于廷益不是个古板的人,相对在生活习惯上,那确实有些古板,但在为官治理一方上面,他是个善于学习和善于发现的官员。
  不死板硬套,不教条主义。
  孟岩搞的约谈之法,他也学了去,效果很不错,宣府方面一下子让他控制住局面。
  孟岩大肆约谈,抓人的行动,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人的不满,甚至是怨恨。
  王振自然是首当其冲,孟岩在大同几乎将他和郭敬的利益全部一网打尽,可以说是损失惨重。
  这参奏孟岩的奏折就如同雪花一般涌入了通政司!
  什么罪名都有!
  兴大狱,严刑峻法,刑讯逼供肆意捏造罪名,无中生有,就快把孟岩说成是来俊臣周兴一样的酷吏了!
  只是这些人都忘了,他们都没去大同,没有亲眼看到孟岩如何办案的,他们怎么就知道孟岩动用刑讯逼供,捏造罪名呢?
  皇帝可是每天都收到孟岩从大同发回的六百里加急的简报,每天事无巨细,都向皇帝做了报告。
  皇帝又不是傻蛋,该相信谁,不该相信谁,他还是心理有数的。
  无非是骂孟岩的人太多。皇帝也不好堵塞言路,只能听着,看着,就是不表态。
  皇帝不表态,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,有些官儿没啥本事。就会跟着起哄。
  而这些人又是最会见风使舵的,一看皇帝好像并没有责罚孟岩的意思。
  这部分人很快就偃旗息鼓了,胳膊拧不过大腿,皇帝自己都不愿意处罚,你非逼着皇帝改主意。
  皇帝要是记仇,下回肯定给你穿小鞋儿。
  王振见这么声势浩大,皇帝都不动心思,寻思着另外想办法,找孙太后。
  孙太后倒是很想把孟岩给办了。可是她已经还政给皇帝了,如果干涉太多,朝臣又不愿意了。
  要知道,朝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朝臣是站在孟岩这边,支持他的。
  这是很罕见的事情!
  这些文官们最不喜欢的就是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了,皇帝的鹰爪,监视这个,监视那个。动不动就抓人下诏狱。
  可以说,文官集团天生跟锦衣卫八字不合。
  但唯独孟岩。那些正直清廉的文官一个个上书支持孟岩在大同的行动。
  翰林院,还有国子监,都有一大批孟岩的支持者。
  翰林院那是国朝大官的摇篮,朝堂上站的那些四品以上的各部大员,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在翰林院坐过板凳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