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9 一去护部千山隔(二)(1 / 3)
这件叫洛偃左右为难朝臣僵持不下事情的转机,发生在那一日的早朝。
因为在行宫,一切仪式从简,立在武英殿下的,皆是肱骨之臣,其余人员皆留守于京中,每日里圣旨奏章便在飞驰骏马间来回奔波,行宫初建时,专门修建一条栈道用于文书交接,经过墨朝昏君的荒芜,这栈道草长莺飞,几乎寻不到,而如今,这一条栈道尘土飞扬,几乎无一刻停歇。
洛怡便是在那一日,在众臣错愕的目光迎接下,面罩轻纱,一袭锦华素净宫装,点缀其间的,是一颗颗米粒一般的籽玉,光洁明亮,向人彰显她不凡身世,而直到她在殿中站稳,这乌泱泱的朝臣,无一人有所动作。
洛怡的怀中,是琵琶一只,上的殿来,她福身同洛偃见礼毕,十指流转,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已听得哀愁入耳,低眉信手,轻拢慢捻,霓裳六幺曲音流淌。轻启朱唇,情深如水,不绝如缕。
“我本汉家子。将适单于庭。辞决未及终。前驱已抗旌。仆御涕流离。辕马为悲鸣。哀郁伤五内。泣泪沾朱缨。行行日已远。乃造匈奴城。延我于穹庐。加我阏氏名。殊类非所安。虽贵非所荣。父子见凌辱。对之惭且惊。杀身良未易。默默以茍生。茍生亦何聊。积思常愤盈。愿假飞鸿翼。弃之以遐征。飞鸿不我顾。伫立以屏营。昔为匣中玉。今为粪土英。朝华不足欢。甘为秋草幷。传语后世人。远嫁难为情。”
这是魏晋人石崇流于笔下的《王昭君辞》,后世之人赞叹昭君者众多,石崇这一篇,实在算不得佳作,而今日洛怡将这曲子于大殿之上吟唱,未及曲终,已经是泪落无声,幽愁暗恨在此时,吟唱在动情之处。她忽的停了手中琵琶,却更是无声胜有声。一曲终了,十指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犹如铁骑铮铮,金座之上,大殿之下皆悄而无言,唯见琵琶弦悠扬的跃动着余音。
“臣,户部侍郎明珏见过沧珠公主,公主千岁金安。”
明珏第一个躬身跪倒,叩首请安。终于有其他人醒悟过来,一瞬间乌压压跪倒一众,而这其中一人傲立,不必细瞧,便一定是长孙元月无疑了,而洛偃也并不出言,也更是无人敢同长孙元月叫嚣,这殿上,因着洛怡的出现已经是零点,而此刻,想必凝固成冰。
分明是盛暑天,却叫人仿若跌入冰窟的,也只有长孙元月一人了吧。
洛怡仿佛并不生气,对长孙元月视而不见,轻扬广袖,“众卿平身,无需多礼。”
众人起身,却见她躬身跪倒,行稽首大礼,“臣女洛怡,愿以一己之力,远嫁护部,只求我大周国泰民安,千秋后世永不受战乱之苦。”
字字掷地有声,惊呆了殿下众臣。
“怎么会呢?沧珠公主这是甘愿前去和亲了?”
“只道公主本事贱婢出生,却不想,这般有见识担当!”
“这般行径,便是不是公主,也不比公主弱几分了!”
谁能想到她口中那般凄凉的吟唱昭君之苦,言道和亲之悲,苟且偷生尚不如,可是躬身跪倒之后,却是这般慷慨激昂之语,一瞬间,殿内除了啧啧赞叹,再无旁的声音。
“可是洛怡,你方才吟唱,那般凄苦,又是为何?”洛偃忍不住问询,他本以为,洛怡是要为自己求情,免去和亲之苦,直到方才她说了那句话,他都把她当做蠢材看待,却不想,转折这般快!
“洛怡唱昭君之苦,昭君之哀,昭君之悲,不过是为了陛下和众位大臣,在洛怡走后,莫忘了洛怡为家国做的一切,定要励精图治,保社稷安康,百姓安居乐业。”她含泪再拜,“若同昭君一般,可得百年太平,洛怡死而无憾!”
“公主真是仁义啊!”一位老臣啧啧赞叹,眼中已有泪花,忙着用衣襟去擦拭。
“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众人齐声跪倒,这次的千岁之语,已然是洪亮高昂,可见心中敬重有加。
而洛偃,依旧沉默不语。
这个丫头,也同她的主子一样,叫他仓皇而无主意。
她已经去了,唯有她一个留在这里,她荣华富贵享尽,他才会觉得,补偿她的又多了一分,而今要她远嫁和亲,那么他欠她的,该什么时候才能还的清呢?
“陛下——”
“陛下——”
见洛偃迟迟不语,长孙元月忍不住催促,“既然沧珠自请和亲,那么便请陛下下旨吧!”
“沧珠公主是文帝唯一血脉,身份贵重,护部不过蛮夷小邦,怎可叫公主亲去和亲?”明珏冷冷盯着长孙元月,“丞相难不成要为了眼下之事,让陛下背上不仁罪名?”
“沧珠自请和亲,是其仁德所在,与陛下何干?明大人这般就将不仁不义的罪名加在陛下之上,可是何意?”长孙元月半点不让,依旧咄咄逼人!
“长孙大人这话却说笑了,大人口口声声唤公主封号“沧珠”,刚才众臣叩拜,为何不见丞相见礼,臣不事君,岂非僭越?”明珏也半点不让,万千男儿不去杀敌退兵,阖宫上下打一个女子的主意,她根本瞧不起!
“天下众人皆知,文帝年轻暴毙,哪里留下什么子嗣?这女子不过是前朝贱婢,苟且偷生到今日,陛下瞧得起,赐个封号罢了,难不成还真做出公主的谱儿来?骗得了你明珏,岂能骗得了我长孙?”他呵呵干笑几声,以为会有群臣迎合,却不想,今日这殿上,寂静无比。 ↑返回顶部↑
因为在行宫,一切仪式从简,立在武英殿下的,皆是肱骨之臣,其余人员皆留守于京中,每日里圣旨奏章便在飞驰骏马间来回奔波,行宫初建时,专门修建一条栈道用于文书交接,经过墨朝昏君的荒芜,这栈道草长莺飞,几乎寻不到,而如今,这一条栈道尘土飞扬,几乎无一刻停歇。
洛怡便是在那一日,在众臣错愕的目光迎接下,面罩轻纱,一袭锦华素净宫装,点缀其间的,是一颗颗米粒一般的籽玉,光洁明亮,向人彰显她不凡身世,而直到她在殿中站稳,这乌泱泱的朝臣,无一人有所动作。
洛怡的怀中,是琵琶一只,上的殿来,她福身同洛偃见礼毕,十指流转,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已听得哀愁入耳,低眉信手,轻拢慢捻,霓裳六幺曲音流淌。轻启朱唇,情深如水,不绝如缕。
“我本汉家子。将适单于庭。辞决未及终。前驱已抗旌。仆御涕流离。辕马为悲鸣。哀郁伤五内。泣泪沾朱缨。行行日已远。乃造匈奴城。延我于穹庐。加我阏氏名。殊类非所安。虽贵非所荣。父子见凌辱。对之惭且惊。杀身良未易。默默以茍生。茍生亦何聊。积思常愤盈。愿假飞鸿翼。弃之以遐征。飞鸿不我顾。伫立以屏营。昔为匣中玉。今为粪土英。朝华不足欢。甘为秋草幷。传语后世人。远嫁难为情。”
这是魏晋人石崇流于笔下的《王昭君辞》,后世之人赞叹昭君者众多,石崇这一篇,实在算不得佳作,而今日洛怡将这曲子于大殿之上吟唱,未及曲终,已经是泪落无声,幽愁暗恨在此时,吟唱在动情之处。她忽的停了手中琵琶,却更是无声胜有声。一曲终了,十指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犹如铁骑铮铮,金座之上,大殿之下皆悄而无言,唯见琵琶弦悠扬的跃动着余音。
“臣,户部侍郎明珏见过沧珠公主,公主千岁金安。”
明珏第一个躬身跪倒,叩首请安。终于有其他人醒悟过来,一瞬间乌压压跪倒一众,而这其中一人傲立,不必细瞧,便一定是长孙元月无疑了,而洛偃也并不出言,也更是无人敢同长孙元月叫嚣,这殿上,因着洛怡的出现已经是零点,而此刻,想必凝固成冰。
分明是盛暑天,却叫人仿若跌入冰窟的,也只有长孙元月一人了吧。
洛怡仿佛并不生气,对长孙元月视而不见,轻扬广袖,“众卿平身,无需多礼。”
众人起身,却见她躬身跪倒,行稽首大礼,“臣女洛怡,愿以一己之力,远嫁护部,只求我大周国泰民安,千秋后世永不受战乱之苦。”
字字掷地有声,惊呆了殿下众臣。
“怎么会呢?沧珠公主这是甘愿前去和亲了?”
“只道公主本事贱婢出生,却不想,这般有见识担当!”
“这般行径,便是不是公主,也不比公主弱几分了!”
谁能想到她口中那般凄凉的吟唱昭君之苦,言道和亲之悲,苟且偷生尚不如,可是躬身跪倒之后,却是这般慷慨激昂之语,一瞬间,殿内除了啧啧赞叹,再无旁的声音。
“可是洛怡,你方才吟唱,那般凄苦,又是为何?”洛偃忍不住问询,他本以为,洛怡是要为自己求情,免去和亲之苦,直到方才她说了那句话,他都把她当做蠢材看待,却不想,转折这般快!
“洛怡唱昭君之苦,昭君之哀,昭君之悲,不过是为了陛下和众位大臣,在洛怡走后,莫忘了洛怡为家国做的一切,定要励精图治,保社稷安康,百姓安居乐业。”她含泪再拜,“若同昭君一般,可得百年太平,洛怡死而无憾!”
“公主真是仁义啊!”一位老臣啧啧赞叹,眼中已有泪花,忙着用衣襟去擦拭。
“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众人齐声跪倒,这次的千岁之语,已然是洪亮高昂,可见心中敬重有加。
而洛偃,依旧沉默不语。
这个丫头,也同她的主子一样,叫他仓皇而无主意。
她已经去了,唯有她一个留在这里,她荣华富贵享尽,他才会觉得,补偿她的又多了一分,而今要她远嫁和亲,那么他欠她的,该什么时候才能还的清呢?
“陛下——”
“陛下——”
见洛偃迟迟不语,长孙元月忍不住催促,“既然沧珠自请和亲,那么便请陛下下旨吧!”
“沧珠公主是文帝唯一血脉,身份贵重,护部不过蛮夷小邦,怎可叫公主亲去和亲?”明珏冷冷盯着长孙元月,“丞相难不成要为了眼下之事,让陛下背上不仁罪名?”
“沧珠自请和亲,是其仁德所在,与陛下何干?明大人这般就将不仁不义的罪名加在陛下之上,可是何意?”长孙元月半点不让,依旧咄咄逼人!
“长孙大人这话却说笑了,大人口口声声唤公主封号“沧珠”,刚才众臣叩拜,为何不见丞相见礼,臣不事君,岂非僭越?”明珏也半点不让,万千男儿不去杀敌退兵,阖宫上下打一个女子的主意,她根本瞧不起!
“天下众人皆知,文帝年轻暴毙,哪里留下什么子嗣?这女子不过是前朝贱婢,苟且偷生到今日,陛下瞧得起,赐个封号罢了,难不成还真做出公主的谱儿来?骗得了你明珏,岂能骗得了我长孙?”他呵呵干笑几声,以为会有群臣迎合,却不想,今日这殿上,寂静无比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