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国殇(上、下)(2 / 4)
轩辕望霍然立起,他的手不由自主握紧了剑柄,额间青筋明显可见。
京城的初夏,刚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蝉儿耐不住寂寞,一大早便在树上发出聒噪的鸣声。天气很闷,大约到了午后会来一场暴雨吧。
段元喜洗漱完毕,呆呆地坐在自己的铺子上出神,身边的弟兄们走来走去,他却现没有看到一样。
“元喜,今天你当值了,早些去吧。”伍长见他还在发呆,便催促他道。御林军按新式军兵制编组,伍长是最下级的军官,也是绝大多数任务的执行者。段元喜应了一声,却仍然呆呆地坐在那儿,没有立刻站起来。
“段元喜!”
伍长高声喝斥着他,怒火写在他的脸上,但这个一向粗暴的低级军官却压抑住了。段元喜之所以失魂落魄他是知道的,昨天他收到一封家书,因为不识字,这封信是伍长念给他听的。他家中祖传的琉璃把式,在与魔石作坊的激烈竞争中风雨飘摇,他老父亲性倔,竟然借了高利贷想维持下去,不想到期无法还清,不但家里的铺子被收走,连几亩薄田也抵了债。他父亲想不开便自尽了,母亲悲愤之下也不治而亡,仅余一个小妹被人拐了。远房亲戚在给他的这封家信中,着实诅咒了魔石之技,却不敢提起官府。但段元喜明白,泰武帝行新政不忌民间借贷,保护魔石作坊,这才是家中琉璃作坊破落的关键。
更让段元喜愤怒的是,自己在军中的职责,竟然是保护华闲之,这个新政的策划者。陛下对他宠信有加,自己亲眼见到他在练剑出汗后陛下为他递上毛巾,可他深受皇恩却不恩报国,全力搞这好大喜功的东西迎合圣意……
华闲之对于陛下派御林军来保护他并没有多大兴趣,因此对这些士兵敬而远之,这使得士兵们虽然在他身边,却没有融入他的生活,也根本无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。再加上他忙于国策,也无暇顾及过多的事情,而崔远钟不擅处理人际关系,柳孤寒天生孤僻冷漠,石铁山性子急躁,与这些士兵们关系都较为冷漠,而阳春雪恃宠而骄,有时还会捉弄他们,士兵们知道阳春雪深得泰武帝与华闲之的宠爱,没有人敢去告她的状,因此,这些御林军与华闲之师徒的关系远远谈不上亲密。
若是轩辕望在的话事情可能便不这样了,轩辕望几乎到哪都能与人相处良好,但这些御林军是轩辕望离开之后派来的,剑圣战后轩辕望回来没多久又外出,所以,御林军们与剑道诸弟子并没有很深厚的情感。段元喜家中出了这样的事情,自然会迁怒于华闲之等,这在所难免。
“伍长,不如让我替他当值吧,今日就让元喜再休息休息。”
旁边一御林军主动道,身为袍泽,御林军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,他们都相当同情段元喜。
“唔,这样吧,元喜不防出去散散心,脱了军服出去吧,我准你一日的假。”
眼见他是不能当值了,伍长便准了他的假。袍泽们纷纷离去,仅留下段元喜一人在发呆。
思前想后许久,段元喜终于站起来,总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,自己该出去散散心了。
京城的街头比起两年前是要繁华得多了,因为破除了店铺只能集中在瓦肆的旧制,除去紫禁城周围,别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招牌。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嘈杂无比,段元喜觉得有些晕晕然,他本是来散心的,但这么吵反而让他更为郁闷了。
也不知走了多走,段元喜实在无法忍受街头的喧哗,他看到路边的茶铺招牌,便掀开门帘走了进去。
厚厚的毡布门帘放下后,一切嘈杂都被隔绝在外头,段元喜感受到了一阵清凉。他深深舒了口气,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。
伙计很快送上茶点,段元喜不是那些动不动就舞文弄默的读书人,对于这个根本就没有讲究,他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让自己郁闷的心情得到舒释而已。
茶馆里其实也不算清静,一个响亮的声音在说话,那是说书先生在讲《大余英烈传》,段元喜年幼的时候相当喜欢听这部评书,正是这部评书让他想到要当兵的。横刀立马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绩,让后人在评书中夸耀自己的功业,当年的豪情壮志在入了伍后才知道完全变了味,到魔石之枪在陛下夺位之战中大规模运用后,段元喜更是明白自己永无那一天了。这该死的魔石之技,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。
即便是还有机会建功立业那又如何,还不是保不住父母家人,还不是让自己一家子在这魔石之技的大潮中生离死别么?
泪水突然间夺眶而出,段元喜低下头,不想让自己流泪被别人看见,但偏偏有人看见了。
“兄台,有何不顺心的事?”
对面的位置坐下一人,这人身材不高,相貌也只能说一般,段元喜抬头看了他一眼,发觉他只有一只独臂。
“没有什么……”
段元喜不想将自己的私事告诉这外人,但在他最脆弱之时有人来安慰他,这让他对眼前的矮子起了好感。那人哈哈一笑:“男子汉大丈夫,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困扰的,兄台或许只是一时不顺罢了。”
段元喜忍不住道:“并非一时不顺……这狗娘养的世道!”
他忍不住低声骂了出来,那人收住笑容,用深沉的目光盯着他:“如不嫌弃,不妨说给我听听,虽然帮不上什么忙,但我比你年长一二十岁,能替你出出主意也是好的。”
段元喜深深吸了口气,他心中还有些犹豫,到底该不该自己家中的遭遇对这人说。那人见他迟疑,又劝解了几句,段元喜觉得他句句都说到了自己心槛之上,忍不住打开了话匣。
“我本是甘州府太平人,家中父母尚壮,除我之外尚有一妹……”将自己家中的不幸遭遇说了一遍,段元喜忍不住又流下了泪:“前辈,你说说,这是什么狗娘养的世道!”
那人叹息了几声,宽慰他道:“山不转水转,水不转路转,路不转人转,你与你小妹迟早有相遇之时。元喜,你不必叫我前辈,我姓董,如果不嫌弃,你便叫我声董大哥吧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京城的初夏,刚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蝉儿耐不住寂寞,一大早便在树上发出聒噪的鸣声。天气很闷,大约到了午后会来一场暴雨吧。
段元喜洗漱完毕,呆呆地坐在自己的铺子上出神,身边的弟兄们走来走去,他却现没有看到一样。
“元喜,今天你当值了,早些去吧。”伍长见他还在发呆,便催促他道。御林军按新式军兵制编组,伍长是最下级的军官,也是绝大多数任务的执行者。段元喜应了一声,却仍然呆呆地坐在那儿,没有立刻站起来。
“段元喜!”
伍长高声喝斥着他,怒火写在他的脸上,但这个一向粗暴的低级军官却压抑住了。段元喜之所以失魂落魄他是知道的,昨天他收到一封家书,因为不识字,这封信是伍长念给他听的。他家中祖传的琉璃把式,在与魔石作坊的激烈竞争中风雨飘摇,他老父亲性倔,竟然借了高利贷想维持下去,不想到期无法还清,不但家里的铺子被收走,连几亩薄田也抵了债。他父亲想不开便自尽了,母亲悲愤之下也不治而亡,仅余一个小妹被人拐了。远房亲戚在给他的这封家信中,着实诅咒了魔石之技,却不敢提起官府。但段元喜明白,泰武帝行新政不忌民间借贷,保护魔石作坊,这才是家中琉璃作坊破落的关键。
更让段元喜愤怒的是,自己在军中的职责,竟然是保护华闲之,这个新政的策划者。陛下对他宠信有加,自己亲眼见到他在练剑出汗后陛下为他递上毛巾,可他深受皇恩却不恩报国,全力搞这好大喜功的东西迎合圣意……
华闲之对于陛下派御林军来保护他并没有多大兴趣,因此对这些士兵敬而远之,这使得士兵们虽然在他身边,却没有融入他的生活,也根本无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。再加上他忙于国策,也无暇顾及过多的事情,而崔远钟不擅处理人际关系,柳孤寒天生孤僻冷漠,石铁山性子急躁,与这些士兵们关系都较为冷漠,而阳春雪恃宠而骄,有时还会捉弄他们,士兵们知道阳春雪深得泰武帝与华闲之的宠爱,没有人敢去告她的状,因此,这些御林军与华闲之师徒的关系远远谈不上亲密。
若是轩辕望在的话事情可能便不这样了,轩辕望几乎到哪都能与人相处良好,但这些御林军是轩辕望离开之后派来的,剑圣战后轩辕望回来没多久又外出,所以,御林军们与剑道诸弟子并没有很深厚的情感。段元喜家中出了这样的事情,自然会迁怒于华闲之等,这在所难免。
“伍长,不如让我替他当值吧,今日就让元喜再休息休息。”
旁边一御林军主动道,身为袍泽,御林军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,他们都相当同情段元喜。
“唔,这样吧,元喜不防出去散散心,脱了军服出去吧,我准你一日的假。”
眼见他是不能当值了,伍长便准了他的假。袍泽们纷纷离去,仅留下段元喜一人在发呆。
思前想后许久,段元喜终于站起来,总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,自己该出去散散心了。
京城的街头比起两年前是要繁华得多了,因为破除了店铺只能集中在瓦肆的旧制,除去紫禁城周围,别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招牌。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嘈杂无比,段元喜觉得有些晕晕然,他本是来散心的,但这么吵反而让他更为郁闷了。
也不知走了多走,段元喜实在无法忍受街头的喧哗,他看到路边的茶铺招牌,便掀开门帘走了进去。
厚厚的毡布门帘放下后,一切嘈杂都被隔绝在外头,段元喜感受到了一阵清凉。他深深舒了口气,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。
伙计很快送上茶点,段元喜不是那些动不动就舞文弄默的读书人,对于这个根本就没有讲究,他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让自己郁闷的心情得到舒释而已。
茶馆里其实也不算清静,一个响亮的声音在说话,那是说书先生在讲《大余英烈传》,段元喜年幼的时候相当喜欢听这部评书,正是这部评书让他想到要当兵的。横刀立马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绩,让后人在评书中夸耀自己的功业,当年的豪情壮志在入了伍后才知道完全变了味,到魔石之枪在陛下夺位之战中大规模运用后,段元喜更是明白自己永无那一天了。这该死的魔石之技,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。
即便是还有机会建功立业那又如何,还不是保不住父母家人,还不是让自己一家子在这魔石之技的大潮中生离死别么?
泪水突然间夺眶而出,段元喜低下头,不想让自己流泪被别人看见,但偏偏有人看见了。
“兄台,有何不顺心的事?”
对面的位置坐下一人,这人身材不高,相貌也只能说一般,段元喜抬头看了他一眼,发觉他只有一只独臂。
“没有什么……”
段元喜不想将自己的私事告诉这外人,但在他最脆弱之时有人来安慰他,这让他对眼前的矮子起了好感。那人哈哈一笑:“男子汉大丈夫,原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困扰的,兄台或许只是一时不顺罢了。”
段元喜忍不住道:“并非一时不顺……这狗娘养的世道!”
他忍不住低声骂了出来,那人收住笑容,用深沉的目光盯着他:“如不嫌弃,不妨说给我听听,虽然帮不上什么忙,但我比你年长一二十岁,能替你出出主意也是好的。”
段元喜深深吸了口气,他心中还有些犹豫,到底该不该自己家中的遭遇对这人说。那人见他迟疑,又劝解了几句,段元喜觉得他句句都说到了自己心槛之上,忍不住打开了话匣。
“我本是甘州府太平人,家中父母尚壮,除我之外尚有一妹……”将自己家中的不幸遭遇说了一遍,段元喜忍不住又流下了泪:“前辈,你说说,这是什么狗娘养的世道!”
那人叹息了几声,宽慰他道:“山不转水转,水不转路转,路不转人转,你与你小妹迟早有相遇之时。元喜,你不必叫我前辈,我姓董,如果不嫌弃,你便叫我声董大哥吧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