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66节(2 / 4)
尽管这个领域对他来说有些陌生,但,头脑足够灵活、又有“前瞻性眼光”的他,还是在系里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能考上复大的,无一不是佼佼者,他们俩作为夫妻,在各自系里的成绩排名都很靠前,一时间,难免得到了不少关注。
顶着压力、同意徐元外宿的方泽铭也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,毕竟,徐元的高考成绩也算靠前,要是因为外宿的事情分散了精力、导致成绩后退,他对系主任怕是不大好交代。
第108章 变化
这一届大学生是最特殊的一届, 只有他们,是在春季入学的,因此, 这学期结束,也就到了放暑假的时候。
念及这是两人第一次离开老家秦省这么长时间,徐元和曾书瑶便打算回去一趟,也是为了安一安家里人的心。
当然, 沪市经济发达, 商品种类繁多、质量上乘,所以,离开之前, 总是得给家人带一些礼物的, 开过班会之后, 两人一道去了百货公司。
事实上, 百货公司外面已经有了零散摆摊着的个体户,只是, 绝大多数人看上去还是在小打小闹地试水,对百货公司并未形成较大的冲击,这才没有遭到驱赶。
徐元心中有数,从百货公司出来, 再路过的时候, 仅仅粗略地瞄了一眼各个摊位上的商品, 便离开了。
经过数个小时的奔波,他们夫妻总算回到了秦省, 而后, 在火车站出口处,坐上了人力三轮车, 花了几块钱,顺利地回到了钢厂家属院。
“诶哟,徐元回来了!这是放暑假了?啥时候再回沪市呢?”
筒子楼的邻居们看到徐元夫妻俩的身影,纷纷热情地打着招呼,原先老徐家的日子,在整栋楼过得都是数一数二的,现在,徐元成了大学生,这日子,还不得更上一层楼啊?
而且,这两口子考上的还是沪市的大学,见人多招呼几句,态度放热情点儿,往后要让人帮忙从沪市捎东西,也更好开口啊!
徐元在这栋楼里住了十多年,对邻居们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开口说话的大都是长辈,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考上大学就高人一等、不屑于跟邻居们打招呼了。
一一回应着,夫妻俩挤到自家门口,正准备掏钥匙开门的时候,“吱呀”一声,门却是从里面打开了。
看到孙子和孙媳妇回来了,于晚菊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儿:“我听着动静,还以为是楼里有什么热闹事儿呢,快,快进来,坐了半天的火车,肯定累了吧!”
进了家门,徐元扫视一周,纳闷地问道:“奶,我爷呢?有事儿出去了?”
“他呀,最近迷上了钓鱼,带着鱼竿,跟他那帮老伙计,一出去就是一整天,浪费了那么多时间,也没见着他钓上来几条鱼啊!”
于晚菊摆摆手道,提到老爷子最近新添的兴趣爱好,撇撇嘴,显然,老两口这几天应该是为这事儿拌过嘴了的。
“算了,不说他了,你们俩在火车上吃了什么?饿不饿?我去给你们煮点儿挂面吧?”
于晚菊自个儿是没坐过火车,但是,没吃过猪肉,总见过猪跑吧,听人说,火车上的东西味道一般,价格还死贵死贵的。
“不用,奶,我跟书瑶在火车上凑活着吃过了,也不饿,真要给我俩补一补的话,晚饭弄上几个菜,也就行了!”
徐元跟家里人从来没有客套过,他说不用,于晚菊也就止住了去找挂面的动作,至于徐元说晚上加菜的话,也点头应了下来。
待徐元去屋子里放行李的时候,老太太拉着曾书瑶的手,开始问起他们在沪市的经历来。
尽管这几个月,徐元和曾书瑶也没少往各自家里打电话,但是,电话费贵啊,往往说不上几句话,为了卡着一分钟的时间,就直接挂断了,哪儿有现在当面说得清楚详细呢?
曾书瑶在长辈们面前,一贯都是个有耐心的孩子,更何况,婆家的长辈们爱屋及乌,对她委实不差,这会儿,跟老太太说话的时候,脸上丝毫不见勉强的神色,把他们经历的事情,从刚到沪市,一直到期末考试出成绩,一一讲给于晚菊听。 当然,到了晚上,徐家人聚齐,同样的话,免不了又要再重复一遍,等到了曾家的时候,已经是第三遍了。
不过,看着家人都是一副兴致勃勃、与有荣焉的样子,曾书瑶觉着,这点小小的辛苦,还是格外值得的嘛!
曾长林在跟徐元讨论着今年的经济形势,他也是大学生,自打知道女婿考的是经济系,便不免在日常生活中对各个经济现象,多了几分关注。
而曾书瑶的母亲关注的,则是另一个问题:
“既然考上了复大这么好的大学,你就好好念,把精力放在学习上,至于要孩子的事情,还是等你们俩大学毕业再说吧,要不,你怀孕上学,辛苦是一回事,还会让学校的老师对你印象不好。 ↑返回顶部↑
能考上复大的,无一不是佼佼者,他们俩作为夫妻,在各自系里的成绩排名都很靠前,一时间,难免得到了不少关注。
顶着压力、同意徐元外宿的方泽铭也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,毕竟,徐元的高考成绩也算靠前,要是因为外宿的事情分散了精力、导致成绩后退,他对系主任怕是不大好交代。
第108章 变化
这一届大学生是最特殊的一届, 只有他们,是在春季入学的,因此, 这学期结束,也就到了放暑假的时候。
念及这是两人第一次离开老家秦省这么长时间,徐元和曾书瑶便打算回去一趟,也是为了安一安家里人的心。
当然, 沪市经济发达, 商品种类繁多、质量上乘,所以,离开之前, 总是得给家人带一些礼物的, 开过班会之后, 两人一道去了百货公司。
事实上, 百货公司外面已经有了零散摆摊着的个体户,只是, 绝大多数人看上去还是在小打小闹地试水,对百货公司并未形成较大的冲击,这才没有遭到驱赶。
徐元心中有数,从百货公司出来, 再路过的时候, 仅仅粗略地瞄了一眼各个摊位上的商品, 便离开了。
经过数个小时的奔波,他们夫妻总算回到了秦省, 而后, 在火车站出口处,坐上了人力三轮车, 花了几块钱,顺利地回到了钢厂家属院。
“诶哟,徐元回来了!这是放暑假了?啥时候再回沪市呢?”
筒子楼的邻居们看到徐元夫妻俩的身影,纷纷热情地打着招呼,原先老徐家的日子,在整栋楼过得都是数一数二的,现在,徐元成了大学生,这日子,还不得更上一层楼啊?
而且,这两口子考上的还是沪市的大学,见人多招呼几句,态度放热情点儿,往后要让人帮忙从沪市捎东西,也更好开口啊!
徐元在这栋楼里住了十多年,对邻居们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开口说话的大都是长辈,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考上大学就高人一等、不屑于跟邻居们打招呼了。
一一回应着,夫妻俩挤到自家门口,正准备掏钥匙开门的时候,“吱呀”一声,门却是从里面打开了。
看到孙子和孙媳妇回来了,于晚菊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儿:“我听着动静,还以为是楼里有什么热闹事儿呢,快,快进来,坐了半天的火车,肯定累了吧!”
进了家门,徐元扫视一周,纳闷地问道:“奶,我爷呢?有事儿出去了?”
“他呀,最近迷上了钓鱼,带着鱼竿,跟他那帮老伙计,一出去就是一整天,浪费了那么多时间,也没见着他钓上来几条鱼啊!”
于晚菊摆摆手道,提到老爷子最近新添的兴趣爱好,撇撇嘴,显然,老两口这几天应该是为这事儿拌过嘴了的。
“算了,不说他了,你们俩在火车上吃了什么?饿不饿?我去给你们煮点儿挂面吧?”
于晚菊自个儿是没坐过火车,但是,没吃过猪肉,总见过猪跑吧,听人说,火车上的东西味道一般,价格还死贵死贵的。
“不用,奶,我跟书瑶在火车上凑活着吃过了,也不饿,真要给我俩补一补的话,晚饭弄上几个菜,也就行了!”
徐元跟家里人从来没有客套过,他说不用,于晚菊也就止住了去找挂面的动作,至于徐元说晚上加菜的话,也点头应了下来。
待徐元去屋子里放行李的时候,老太太拉着曾书瑶的手,开始问起他们在沪市的经历来。
尽管这几个月,徐元和曾书瑶也没少往各自家里打电话,但是,电话费贵啊,往往说不上几句话,为了卡着一分钟的时间,就直接挂断了,哪儿有现在当面说得清楚详细呢?
曾书瑶在长辈们面前,一贯都是个有耐心的孩子,更何况,婆家的长辈们爱屋及乌,对她委实不差,这会儿,跟老太太说话的时候,脸上丝毫不见勉强的神色,把他们经历的事情,从刚到沪市,一直到期末考试出成绩,一一讲给于晚菊听。 当然,到了晚上,徐家人聚齐,同样的话,免不了又要再重复一遍,等到了曾家的时候,已经是第三遍了。
不过,看着家人都是一副兴致勃勃、与有荣焉的样子,曾书瑶觉着,这点小小的辛苦,还是格外值得的嘛!
曾长林在跟徐元讨论着今年的经济形势,他也是大学生,自打知道女婿考的是经济系,便不免在日常生活中对各个经济现象,多了几分关注。
而曾书瑶的母亲关注的,则是另一个问题:
“既然考上了复大这么好的大学,你就好好念,把精力放在学习上,至于要孩子的事情,还是等你们俩大学毕业再说吧,要不,你怀孕上学,辛苦是一回事,还会让学校的老师对你印象不好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