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94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总之呢,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,五十多平的房子很少有人选,通常是在工厂三四年的工人买给自己爸妈的。
  这样既不用和爸妈住在一起,减少摩擦,又孝敬,真有事也方便随时照顾老人。
  在小区刚开始建设的时候,其实有不少人都在看笑话,说过了,这个年头不流行买房子。
  尤其是普通人,农村就自己盖房子,城市就等着厂里分房子。
  这房价还一点都不便宜,二百一平,有补贴也不想买,免费的房子不香吗?
  房子就在这样的议论声中,一天天建起来,工地上的工人们原本还担心这房子要是建不下去,他们就没工作了,回家种地,也挣不来钱。
  没半个月的功夫,又听说这的房子都被麦芒工厂的工人们给预定了,甚至周日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工厂的工人们在工地附近,三五成群的来回走动。
  工地平时不让外人进,这毕竟有很多地方都是高空作业,不留神很容易出事的。
  他们这的工头很严格的,所有人都必须要戴安全帽,就算是夏天,也让大家戴着帽子,为此情愿花钱给他们准备冰水喝,用来降温。
  秋冬天的时候就不用工头督促了,安全帽也可以当保暖帽,带上也有保暖效果。
  知道房子被定下,他们就安心了,看来这份工作不会丢,可以安全干到过年,今年又可以过个好年。
  张爱国没想到,麦芒工厂的工人们居然这么给力,房子还没建成,就预定出去百分之八九十。
  他调查过,房改之后,其他省份也不是没有试过卖房子,基本上都是卖不动的,有的甚至需要低于成本价售卖。
  也就是说,他们那里的房子在低于成本价的基础上,工厂再出三分之二,员工出剩下的三分之一,即使这样,也卖不出去。
  “你说,这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?”
  对于这种情况,李麦芒毫不意外:“你看看他们工资,再看看工厂申请条件,工厂不愿意出钱,提高申请条件。
  员工工资本就低,再加上前几年效益不好,物价上涨,员工对未来信心不足,相比花钱,更倾向于存钱。”
  如果不是现在的工厂改进了工艺,很多濒临破产的工厂又重新焕发生机,正常情况下,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厂破产,直到九十年代的下岗潮出现。
 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不好的情况下,花钱是不可能花钱的,只有小心翼翼的存钱才能活下去,向来都是这样的。
  麦芒工厂就不一样了,从建厂到现在,工资一直在稳步增长,按照李麦芒的预计,这样的增长还要持续很久,至少要跟得上物价闯关才行。
  等到进入世贸之后,可能才会迎来平缓阶段。
  正因如此,工人们知道自己未来不仅不会挣不到钱,还能挣到更多的钱,对未来充满信心,所以工人们才敢花钱。
  张爱国想想,确实是,随后又嘿嘿笑起来,工人们买房子这事对于同市来说,不仅仅是卖房有收入。
  买了房子是不是要买家具?是不是要买日用品?是不是要交取暖费、水费、电费啥的?
  这都能带动同市的经济发展,现在同市这块市场算是彻底盘活了。
  杜木匠最近忙啊,忙的团团转,天天灰头土脸的。
  他现在是相信他爸当年说的,手艺人啥时候都饿不死,虽然他爸当年日子过得一塌糊涂。
  他爸就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木匠,谁家娶媳妇打嫁妆、下葬打棺材什么的,都得找他。
  可他们这穷啊,祖祖辈辈的穷,当个木匠只能说是饿不死,吃大锅饭那会儿,还得免费给公家干活。
  这两年不一样,打家具的人越来越多,天天忙的灰头土脸的也高兴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